鑄幣權這么重要的事情,當然要完全收歸朝廷。
對朝廷來說,任何私自鑄造的貨幣都是違法假幣,造幣之人則是罪孽深重的經濟罪犯。
從攻取南中的時候,劉禪就開始注意此事了。
南中許多地方的貿易模式竟然是以金銀貴金屬為貨幣。
在當地推行直百錢替換金銀,讓朝廷的貴金屬儲備立刻漲了一波。
便是這樣,劉禪等高層都意識到,應該將直百錢從重點工作變成朝廷核心工作之一。
比起挖地下藏金,劉禪更熱衷于向外求索,比起挖掘存量,提高增量才更重要。
所以自南中開始,劉禪每攻取一地,頭等重要的需要去做的事情。
便是立刻借助武裝力量,配合行政力量取消替換當地的私鑄錢幣。
當然,這樣的政策無論手段如何再怎么溫和,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激烈影響。
所以,長痛不如短痛,劉禪并沒有采取所謂的溫水煮青蛙的策略,而是以高效的鐵腕政治推行。
只要有軍隊和朝廷的物資兜底,越快廢除私鑄錢幣,便能越快恢復經濟,將占領區納入到季漢經濟圈里面來。
當然,劉禪不是暴力催收,而是會宣布按照相應的比例回收各類私鑄錢幣,用直百錢兌換。
當然,這個比例只能做到相對合理,畢竟各家私鑄錢幣的質量都不一樣。
朝廷和擁有這些私鑄錢幣的人天然處于博弈地位,誰都不想太吃虧。
當然,理論上最不會吃虧的自然是朝廷,因為他手里有軍隊。
但劉禪是為了建立一個穩定的政權和市場,不是來壓榨子民的。
所以這個比例會設置在朝廷不吃虧但也不會占多少便宜的地步。
再配合上官方進行鹽鐵、糧食布等貨物貿易的時候只接受直百錢交易。
私鑄錢幣的銷毀工作整體還是相當順利的。
那些回收回來的鑄幣,統統融化,或者打造成為其他金屬器皿。
當下的直百錢,與原本的直百錢也不一樣了,劉禪對它們進行了新版設計,目前市場上新舊兩版都能正常流通。
新版的整體質量小了點,但是制作的更加精良,想要仿造造假幣的難度大大增加。
由于工藝要求高,防偽技術硬,并不是隨便拉一群匠人就能制作的。
有著一千工匠和三千衛兵的成都造幣廠應該是當今世界上最繁忙的鑄幣廠。
大家都知道那里有錢,但是敢去那里搶錢的江洋大盜還沒出生呢。
隨著朝廷不斷開疆擴土,掌握的人口、土地數量不斷攀升,國內生產總值不斷攀升。
以及交州對南洋諸國的海上探索和貿易、涼州對西域的陸上絲綢之路的探索和貿易。
兩大對外商貿圈,為季漢朝廷獲得巨大并且是越來越多的商貿外匯。
朝廷對直百錢的需求量也是飆升,落后的直百錢供應量無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交易需要。
因此劉禪打算在洛陽開設一個鑄幣廠分廠,提高供應量,更換市場上流通的劣幣,完成經濟上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