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政權的建立多少有些倉促,是曹丕篡漢踹翻漢室天命后需要趕緊重新豎起來。
并沒有完全恢復五日一朝,但是每月朔望兩次朝會則是嚴格執行。
隨著朝廷政務越來越繁忙,劉禪打算在年后頒布命令,徹底恢復五日一朝的制度。
目前為止,依舊施行的是每月兩次朝會制度。
此次,官僚士大夫們對于皇帝對學術動手雖然感覺在情理之中。
但是趁著年前最后一次朝會提出來,還是有些意料之外的。
不少禮儀相關之人,本能的跟杜微激烈辯論起來。
還有一些人開始持著圣人不可輕之類的言論紛紛向皇帝進言,表達反對意見。
他們一致認為這樣的行為并不妥當,這樣的行為會導致國家治理思想的混亂。
對于剛剛建立的王朝來說是致命的。
還有人提出了折中的論調,表示天下還未一統,現在這么做容易導致人心離散。
劉禪表示呵呵,人心離散,好啊,你們誰愿意走朕都不攔著。
比起口舌之爭,朕更擅長刀兵相向。
事關自己乃至家族的切實利益,這不是反貪行動也不是簡單的政治斗爭。
皇帝這一次要做的事情乃是要翻天覆地,他們不能再畏懼強權了,必須斗爭。
他們需要讓皇帝意識到嚴重性,皇帝素來強勢,年輕威嚴而有自信,想要做的事情似乎無往不利。
但此前無論是軍事征討,還是朝廷的一些制度改造,都沒有觸及國本。
但現在觸及到了,他們需要讓皇帝知道他們的底線不是可以任意踐踏的。
當然,嘴上是國本,實際上是他們的利益根本。
就像當年通過斗爭逼迫光武帝放棄氣勢洶洶的度田那般。
他們必須用雄渾的聲音向皇帝喊出那句,那里不可以!
朝會立刻變得火藥味十足,他們的戰斗意志十分旺盛。
楊氏除外,被劉禪任命為太學博士的楊博士此刻老神在在,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顯然他是想保持中立,士大夫群體多對于其先前叛變之事有所記恨。
但是還沒有狂妄到將弘農楊氏直接推到對立面的地步,逼急了楊氏對他們沒好處。
既然楊氏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選擇成為皇帝一條不咬人的狗,士大夫群體決定忽視它。
這樣的大事定然不是一次朝會能決定的,但是皇帝借助杜微的上書,正式將此事列為朝廷議程,開始著手推進此事了。
朝會上當然也是處理了一些大事的,比如劉禪宣布科舉于,明年開春正式舉行。
因為是春天,也可以稱之為春闈。
因為考試內容增加,所以共需分三場舉行。
三日一場,第一場在農歷二月九日,第二場在二月十二日,第三場在二月十五日。
比如皇帝宣布要改元,從明年一月一日開始,天下沒有章武六年,而是建興元年。
但是群臣腦海里都被那件大事給占據了。
對其他事情基本沒發表多少議論,幾乎都是按照皇帝的意思直接施行通過施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