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他要在那個位置上給楊氏站一輩子的臺,成為家族復興路上一個螺絲釘。
現在,機會來了,而且他只有選擇跟皇帝合作,才能讓弘農楊氏重新復興。
不跟劉禪合作,他什么也得不到,楊氏也會被皇帝嫌棄并踹到一邊。
楊氏當然可以蟄伏,但是也絕對承受不住皇帝針對性的持續打擊。
得罪了劉禪,等待他們的便只有楊氏衰落乃至于衰亡的命運。
楊亮赫然發現,自己的一切都掌握在皇帝手里。
劉禪給他提出了要求,還拿出利益進行交換,但利益的背后也是威脅,他只有接受。
只要接受,他自己便會因為成為此次革新的關鍵人物,名垂官方史書,和家傳青史。
為了這樣宏大的理想,哪怕背離階級利益,受一時議論選擇跟皇帝站在一起也沒什么。
于是,楊亮代表半路投靠來的有些勢微的弘農楊氏,喊出了學術改革洪亮的第一聲。
這一聲如同戰鼓,重重的震撼著天下士子的心。
劉禪非常高興,將他的奏疏傳揚出去,幫助楊亮揚名。
并且贊揚其真誠果敢,學識淵博,是朝廷之良臣,國家之棟梁。
于是不僅承認了他的亭侯爵位,還給他加了兩百的食邑。
同時劉禪還下詔,任命楊亮擔任侍中,并詔令楊氏四子入太學為童子郎,引得一陣驚呼。
楊亮身上是有爵位的,是劉協封的,只是在漢朝廷這邊一直沒有登記。
他的爵位來自于他老爹的功績。
當年,楊琦是比楊彪更加有望成為弘農楊氏頂梁柱的人。
少有志節,通曉經學,才性敏暢,不以家勢為名,交結英豪,在河南緱氏界中立精舍,門徒常有二百人。
漢靈帝時,楊琦便入補為侍中。
靈帝去世后,楊琦再次入朝,遷為侍中、衛尉,跟隨劉協遷都長安,有功于國。
興平二年,楊琦與黃門侍郎丁沖、鐘繇、尚書左丞魯充、尚書郎韓斌及李傕手下大將楊奉、軍吏楊帛共同謀誅李傕。
恰逢李傕因其他事殺死楊帛,楊奉便率兵投向郭汜。
西涼軍勢力衰弱,獻帝得以東歸。
當時,劉協車駕出長安東歸,到達宣平門,即將渡橋。
郭汜的士兵攔住橋問:“車上是天子嗎?”
車駕不得向前,李傕的士兵都拿戟護在乘輿左右,侍中劉艾大呼:“車上正是天子!”
同時,楊琦高舉車帷,維持劉協的威儀。
獻帝才得以出面對士兵說道:“你們不退后,怎么還敢逼近至尊?”
郭汜士兵震懾于天子威儀,方才撤退。
車駕成功過橋后,隨從士民皆呼萬歲。
獻帝遷都許縣的時候,楊琦便病逝了,追論楊琦之功,封他的兒子楊亮為陽成亭侯。
而這,并不是結束,緊隨其后的還有另一人站出來繼續刺激士人的神經,并加劇內戰。
剛剛在江夏打了勝仗而報捷的荊州刺史向郎,也就此事進行了上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