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是依托大城市進行的學院教育,沒有分級。
主要為江陵、成都醫學院,以及正在建設中的長安醫學院。
這些醫學院除了培養高水平醫學人才之外,更主要的是針對當前醫學前沿領域研究開發的任務,屬于研究性院校
而未來,劉禪會要求中央和州郡級別的政府設立相關的學校。
專門培養相關技術型人才,然后再和文武舉一樣進行分級統一選拔。
建立醫學專門的學校,培養醫學人才。
除了長安太學里面開設醫學院,還要在其他各州、各郡乃至各縣設立醫館。
當然,劉禪最大的期待是村鄉也能設置診所。
若是實在資源不夠,也希望能培養出大量的赤腳醫生,深入鄉村幫助大漢子民擺脫疾病困擾。
同理法學院和理工學院也可以如此的配套安排。
實際上,綜合來看,劉禪手里的人才渠道已經超過了察舉,并且還在不斷擴張之中。
不管人們愿不愿意接受,劉禪都已經決定將他們帶向那樣的未來,只是人們自己可能還沒那么清醒罷了。
然后,科舉考試的第二場考試如期召開。
文武舉考生們,依舊在自己的座位上奮筆疾書,分別寫著自己的時政策論、詩詞歌賦;軍略策論、戰役分析。
兩場考試依舊是同時進行,并且時間也相同。
雖然這次考試的題量大大縮減,但是題目的難度大幅提升,絕大多數考生在看到考卷后的面色扭曲的開始抓耳撓腮。
文舉生考核的策論考題果然是夷狄而華夏的華夷之辨引申出來的朝廷民族政策,這在司馬昭和楊囂押題之中。
華夷之辨自古有之,但因為考題之大,能說的多了反而難以下筆,想要突出則更困難。
而武舉生策論則是以當年冠軍侯霍去病的河西之戰論述朝廷的在西方的邊防國策。
西漢滌蕩河西,與東漢百年羌亂也是漢人廣為人知的事情,這方面同樣有很多點面能夠大書特書。
面對這樣的考題,考生們真是是眩暈感直沖天靈蓋。
雖然他們平日里經常跟親朋好友吹牛皮的時候指點江山,但是現在讓他們有理有據的做出分析提出意見,才發現竟然這般不容易。
看到考生們被為難的樣子,考官的面上就不為難了,想必這一次定能選出真正的人才。
當然,雖然考策論,但是朝廷并沒有真的指望這些政務新手能提出什么切實可行的方案。
只是考察他們誰能盡可能的考慮更多的現實因素,然后提出盡可能有一定操作性和意義的策略。
當然,或許也會有一些奇思妙想能夠讓人眼前一亮,便是可行性較低也是囿于沒有政務經驗,但獲得考官認可說不得也能得到高分。
因為試題難度大,允許天馬行空的結果就是他們都已經絞盡腦汁,這一次考完之后,幾乎所有的考生們都比上一次更顯得疲憊。
甚至有一些心理或生理比較弱一些的,走出太學考院的樣子就像泄了氣的皮球一般。
這一次,考完之后走親訪友的現象明顯降低很多。
來不及為已經過去的第二場考試悼念了,接下來到來的是第三場的摧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