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內領有山陰、鄮、烏傷、諸暨、余暨、太末、上虞、剡、余姚、句章、鄞、章安、東冶、永寧、侯官、新安、長山、吳寧、松陽、建安、漢興、南平、豐安、建平、遂昌、定陽、始寧、永康等縣。
如此龐大的郡,雖然閩江以南地區已經叛變脫離掌控。
但是人口經濟集中的精華地帶都在北方,因此會稽郡的大部分縣城還都在吳軍手里,名義上還在聽從孫權的命令。
而且,鐘離家并不是本地數一數二的豪強勢力,甚至能不能排進前五都是模棱兩可的事情。
所以,他們不會做太過冒失的事情,他們需要等待正確的時間,在正確的地點,選一個正確的時機,做一件正確的事情。
鐘離緒和鐘離骃是這么計劃的,這樣最符合鐘離家的利益,所以他們也在等待著,耐心等待他們能動手的時機出現。
三月中旬的一天,鐘離骃休沐回家后便找到父親詢問。
“阿父,二郎可來信了?”
這已經是鐘離骃這個月第三次詢問弟弟的消息了。
其實鐘離牧會固定時間向家里寄信,鐘離骃卻還要問則是有些關心則亂了。
鐘離緒對此已經不感覺意外,兄弟情深,離家久了自然關心就多了起來。
“依舊保持五日一信,此前來信說長安要放皇榜了,估摸著半個月后消息便會傳到江東。”
鐘離緒的面上情緒倒是挺穩定,但實際上心里也頗不寧靜。
上次兒子來信表示自己考試成績應該會很不錯,可能會進入朝廷中樞軍機臺當郎官。
鐘離緒當然不淡定了,沒想到這什么科舉,竟然輕易就讓兒子進入到中央當郎官。
這在以前的察舉制中完全不可能。
就他鐘離家的資源和人脈,想要做到這樣的程度,按照察舉制的規則,還不知道得下多少血本呢。
他覺得,這應該是冥冥之中在暗示他什么,他對漢朝廷的好感越發提升了。
“但還是要謹慎行事,不可操之過急。”
他出言囑咐道,像是在叮囑兒子,又像是在勸說自己。
鐘離家在會稽郡山陰縣,這里是郡治,也是許多家地頭蛇的大本營所在。
鐘離緒雖然掌握本郡的一半樓船水師,但是想要武力控制此地,還是有相當難度的。
想要動手,必須有絕對把握,或者極大利益與高成功率同時出現才行。
至于什么時候算是絕對把握,或者極大利益與高成功率同時出現,則就頗為主觀了。
最理想的的時機當然是朝廷的主力大軍殺入江東,局勢波濤洶涌的時候跳上漢室的大船。
若是朝廷王師不來,或許孫權的主力部隊陷入潘陽郡的戰爭泥潭的時候是好時機。
或者會稽郡其他地方也出現叛亂而郡中兵力被調走無暇估計后方的時候是好時機。
但無論怎么講,鐘離家必須做好鐘離牧在漢朝廷成功扎根之后家族發展的新的路徑規劃。
鐘離緒瞅著正當壯年的長子,長舒一口氣后說道:“為父決定親自去一趟虞家,為你續弦一門親事。”
長子鐘離骃年二十二歲,妻子去年的時候病故。
豪強家族之間往往通過聯姻維持關系。
“兒聽從阿父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