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劉禪特別培養的重要將領,姜維自然是不會錯過這場并州大戲的。
此前關中之戰的時候,姜維麾下四千騎兵損耗并不算很嚴重。
半年多的休養之后,如今已經是滿編全狀態的恢復了戰斗力。
還有在關中之戰中嶄露頭角的青年將領句扶,劉禪也會重用他。
劉禪準備將從潼關守軍抽調六千精銳,調撥給他,讓他繼續在此次戰爭中立功。
此外還有王平、孟獲、孟琰等將領分別率領的六部無當飛軍,這又是兩萬人馬。
這兩萬的無當飛軍,平常的時候解甲歸田,分別安置在荊州宜都郡、漢中郡和益州北部種地。
征戰的時候,朝廷下發調令集結為軍,為國征戰。
其實大部分非常備軍都是這樣,此次劉禪不打算進行全國動員了,只進行部分動員。
一方面是沒必要,另一方面是為了讓治下的軍民多休養休養。
這是劉禪不用全國動員的情況下,就能向并州投射的軍事力量。
僅僅是論數字兵力,就已經是實打實的十萬大軍。
實際上,這只是軍機臺的保守計算法。
是朝廷制定戰略的時候依靠的穩定核心力量。
在這之外,還有許多羌胡義從部隊。
只是這方面終究是外人,不可靠,因此在制定戰略的時候不會算進來。
這伙力量只會當成戰略制定之后的附加條件。
有他們當然是好的,沒他們幫助也不會朝廷的大政方針。
這些兵力包括步度根麾下鮮卑胡騎、劉猛麾下聚集的一批匈奴人部族首領。
劉猛當初進擊的時候,受降了一批匈奴人的大小首領,麾下如今也聚集著大量匈奴部眾。
有劉猛配合,朝廷對他們施行的是柔和緩慢的漢化。
先讓他們在河套地區安定下來,在城里建立住宅,有了不動產人也就能漸漸的不動了。
過上半放牧半耕種的生活,安定下來三四代人之后便再也分不清他們是漢人還是胡人了。
涼州的剩下的那批胡人勢力,朝廷也是采取這樣的策略。
漢化是強制執行的,不愿意接受的會被處理,當然,會被以其他理由處理。
當然,處理的時候講究師出有名,但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比如貢賦不足、輕視皇帝啦,朝廷派來的使者在其部落遭受虐待啦等等應有盡有。
因為朝廷早就準備好動手,因此這時候軍隊便會立刻出手,名正言順的出手。
其他胡人部落還沒反應過來,這伙羌胡人便被消滅了。
而后他們也只能嘆息一聲,為那些人自不量力、不敬漢使哀嘆一聲,并引以為戒。
帝國的鐵拳要動手,從來不會因為道德和理由而舒服,只會因為實力大小被影響。
這是一個真正英明的上位者所必須知曉的事,師出有名是給外人看的,而不是給自己設置限制的。
內戰便不需要這么多理由了,天命一統便是最大的師出有名。
劉禪這個皇帝,這一次并不會御駕親征,他已經不需要御駕親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