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這邊卻是孫權親自出馬,而且還是和魏將文聘、朱靈結成同盟的聯合軍。
結果就在江夏打成那副吊樣子,后面大將徐盛還被向寵這么一個名聲初顯的青年將領給干掉。
不僅孫權自我懷疑了,江東一下子很多豪強大族都在質疑孫權。
很多人都敢跳出來挑釁孫權了,那些原本支持孫權的家族也開始猶豫自己的投資是否合適了。
孫權要付出比以往大得多的代價才能獲得相應甚至比以前要少的支持。
然后面對比以前要更嚴重、范圍更廣、人數更多的叛亂。
尤其是這些叛亂打起了漢的名號,有時候這個有著四百年沉淀積累的旗號,非常好用。
在需要的時候,他就是一個凝聚人心的旗幟。
而且這些叛亂分子還得到了漢朝廷偷運過來的武器裝備和一些精銳士兵的支援。
這讓這些原本很容易的叛亂者變得更加強大、狡猾,難以對付。
孫權已經無法像以前那樣,任命幾個將領就平定叛亂。
這一次他不得不親自上場,或者說,以后江東參與的戰爭,都得他親自上場。
畢竟也沒有那么多的兵馬需要分兵指揮了。
雖然包括孫權自己在內,江東很多人都對孫權的實力表示質疑。
但是當他對上這些豪強叛亂分子的時候,還是展現出了一個割據一方的軍閥該有的戰斗力。
五月的時候,孫權率領周舫成功擊破彭琦在鄱陽郡外圍的防線,攻入敵占區。
孫權先是讓周舫棄船登岸,猛攻樂安縣,做出一副要在這里打開局面的架勢。
成功欺騙戰場經驗欠缺的彭綺調兵支援,然后孫權親自率領精銳部隊從定陽出發。
借助余水,利用上游優勢向上饒縣發起強攻。
因為孫權的旗幟出現,讓守軍誤以為樂安縣已經被攻破而士氣有些低落。
彭綺在上饒縣布置的守軍只有三千人,面對孫權近萬大軍的強攻,僅僅堅持了四天,就被攻破。
當然,四天雖然很短,但也足夠讓彭綺反應過來自己被聲東擊西了。
于是他緊急命令自己的兒子回防葛陽縣,然后他自己則是回郡治鄱陽守基本盤。
他兒子趕到葛陽縣,正好碰上孫權來攻,雙方就此展開一場長達半個月的城池攻防戰。
孫權調集了大部分兵力,兩萬多人圍攻一座縣城。
令人意料之外的是,如此大軍壓境的情況下,面對孫權的招降,彭綺任命的守軍將領表現出了寧死不屈的忠誠精神。
“與其跟著孫權遺臭萬年,不如在此以漢家將的身份留名青史,彭軌在此,為大漢守土據敵。”
彭軌下令將城中的酒肉糧食全部拿出來,讓將士們吃飽喝足,將士們被他的志氣感動,爆發出很強烈的守城意愿。
彭軌將孫權派來的勸降使者當眾摔死,尸體吊在城頭上挑釁孫權。
孫權大怒,下令將士們猛攻葛陽,葛陽雖然不是大城池,但也是有一定規模的。
強攻這樣的城池,并且還是守軍很頑強的情況下,損失必然很大。
然而,孫權是殺紅眼了,他急了。
太多人質疑自己,質疑孫吳政權,甚至跳出來反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