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魏丕傳》記:“舊床子弩射止七百步,令丕增造至千步。”
宋代一步合1.536米,千步有1536米,這是古代射遠武器所達到的射程最高紀錄之一。
劉禪不知道宋朝的八牛弩長什么樣子,只是給工匠們提供了一個設計思路。
比如絞盤、滑輪等物件使用之類的基本原理,然后就讓他們研制大漢特色三弓床弩。
因為關內侯的爵位和兩千五百萬錢的懸賞非常誘人,那些心靈手巧的匠人們各個牟足了勁的研究。
經過上百位匠人沒日沒夜的廢寢忘食,在半數參與者用腦過度而變得‘聰明絕頂’之后。
他們總算是研究出了可行方案,并制作出來成熟的樣品。
劉禪檢驗后表示滿意,當場兌現自己的承諾,拿出兩千五百萬錢獎勵整個研發團隊,并將其中三個骨干晉爵為關內侯。
隨后劉禪立刻調來禁衛軍,將研發團隊和他們的家人通通保護起來。
并且請他們為朝廷加緊多做一些三弓床弩,在諸葛亮出征的時候,劉禪總共交給諸葛亮八十三臺三弓床弩。
雖然數量不是很多,但是當時諸葛亮跟著劉禪來到制作基地。
初次親眼親眼瞧見那個場景:
這個以寧靜致遠自我要求的丞相,整個人也都是十分吃驚的。
而當親眼瞧見這個床弩將一根如同長矛般的箭矢飛射出去,扎向八百步開外的稻草人群落的時候,諸葛亮更是張大了嘴巴。
那粗壯的箭矢直接在稻草人陣中暢行無阻,一連扎穿了十幾個稻草人最后才釘在地上。
“神兵利器……”當時諸葛亮給出了這樣一個評價。
劉禪在一旁也是看得吃驚,不過比起諸葛亮來說,他就淡定的多了。
并且還在想,要是諸葛亮知道歷史上那件事的話,恐怕會更加吃驚。
宋真宗景德元年,遼國攻擊宋朝,連下數城,打到澶州(后世河南省濮陽市,距離宋都城開封不遠)。
宋朝朝野震動,臣民惶恐,武將怯戰、文臣欲逃。
身為皇帝的宋真宗也很害怕敵人,想要遷都南逃。
宋朝大臣王欽若主張遷都升州(后世江蘇南京),陳堯叟主張遷都益州(宋時指四川成都)。
唯有宰相寇準力請宋真宗趙恒御駕親征。
因為寇準當時態度很強硬,宋真宗被迫北上。
當時宋軍守軍在城上部署裝備了八牛弩,瞄準和擊發都有專人負責,需用大力士使用巨型斧頭扣動扳機。
使用床弩的士兵,在宋軍中是專門的一類,稱為“床子弩手”。
后來一次遼軍攻城的時候,由于打得很激烈,宋軍守弩兵士受到驚嚇,匆忙中擊牙發弩。
箭矢雷動而出,不意正中遼軍陣內的主將蕭撻凜,登時斃命。
如此意料之外的事情直接左右了整場戰爭的走勢,遼人因主將殞命,無心戀戰,遂與北宋議和。
不過這種事可遇不可求,劉禪倒是不會奢求在戰場上用這大殺器定點狙殺魏軍的大將。
他認為只要在合適的場合擺放在合適的場地,就能對敵軍將士造成巨大的震懾和殺傷,從而發揮奇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