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出仕方式倒是沒有需要家族付出很大的利益與人脈進行交換,頗讓人感到新奇。
然而,由于長期以來形成的歷史慣性,范氏家族的主要投資資源仍然集中在曹魏這邊。
而且,大部分范氏族人早在曹魏政權建立之初便已投身仕途,歷經多年的經營與打拼,相關的利益太厚重。
所以,對于范氏主脈來說,是否要掉頭是否能掉頭等都是非常苦惱的問題。
陳留范氏便是在軍機臺拉攏的情況下,沒有同意也沒有拒絕的搖擺分子。
當然,家族的選擇有時候和個人的選擇也是會有沖突的。
如何平衡好個人與集體的利益關系,則就需要范粲付出慎重的思考了。
毫無疑問,司馬懿此番謀劃顯然是需要司馬氏付出巨大的代價,方能為曹魏那看似黯淡無光天命注入一絲生機。
若是自己非要參與進去,恐怕范氏也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了。
想到此處,范粲只覺一陣寒意從脊梁骨上襲來,原本因好奇而生起的些許沖動瞬間消散得無影無蹤。
經過短暫的沉思之后,他最終還是認慫了。
倘若曹魏這艘大船注定要沉沒,那么他恐怕絕不會傻乎乎地與之共赴黃泉。
殉葬的話,只會讓家族的子弟們在漢朝廷那里更難討生活。
就像荀彧最后選擇為東漢殉葬,然后短短兩三年的時間,潁川荀氏便從曹魏政權下第一士族跌落到一流士族的末端。
范粲覺得若是真到了魏軍大敗的日子后,自己大概不會為曹魏殉葬。
可能需要效仿古代的伯夷叔齊一般,歸隱山林,遠離塵世的喧囂與紛爭。
這樣的話還能樹立高潔隱士的形象,放棄自己的仕途,提升家族的名氣,為其他族人入仕漢朝廷提供聲望加持。
總而言之,作為搖擺家族的嫡系子弟范粲退縮了,決定退到一旁看司馬懿的表演。
又過了兩天,更多的人馬抵達,這一次司馬懿到底留足了耐心。
面對夏侯霸、秦朗哭求般的求援,司馬懿穩如泰山的沒有行動。
實在是兵力不夠,自上任以來,司馬懿就被兵力不夠的問題一直困擾著。
要說行動當然也有,他只是下達命令,要求上黨太守趕緊征發更多的青壯。
并率領郡兵立刻出發南下去支援河內戰場。
如果不能按照他的命令及時行動,那么司馬懿將不會在意對方的任何借口,都要問罪于他。
司馬懿相信上黨太守會聽命行事,他認為對方不會想要承受自己的怒火。
登上城頭,看著漫山遍野的營帳,眼神中凌冽清冷。
他稍稍抬手,示意司馬師上前來,問道:“如今登記的有多少人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