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成果無疑讓朝中上上下下都信心大增。
然后劉禪順水推舟的做出規定,以后朝廷官員在進行行政和軍事議題的時候。
若是誰要提出自己的建議,必須要附帶自己或請人做出的調查結果和數據。
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沒有數據沒有說服力。
如果沒有數據的佐證,那么上司領導和皇帝自己,都有理由認為上表內容所提的一切都是其本人的臆測,而拒絕他的意見建議。
除此之外,夸大的、縮小的,或者一些模糊的虛數也將一概不予接受,不能用于朝廷的工作指導。
實權皇帝的權勢之大,顯然可以動搖官員們和學子們的學習目標。
于是,為了迎合朝廷,或者說皇帝本人的想法,從中央到地方上掀起了一陣數學學習潮。
不少讀書人或者在職官員紛紛把手頭能找到的和數學有關的書籍搜集起來。
《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等數學相關書籍頓時成為討論的大熱門。
朝廷官方出版社印刷的相關書籍借此大賣,甚至還因為供不應求而出現互相之間抄錄、傳看的情況。
乃至于有的人身體力行,拜一些在數算上有名氣的老師來尋求教導,努力學習數學,學習統計學之類的知識。
就比如被聘請為太學數學博士的趙爽,他去太學教課的時候,旁聽的學生非常多,即便是站到走廊上也不愿意錯過惡補知識的機會。
不是沒有人懷疑過數學是否值得如此被認真對待,甚至大多數人在接觸之前都是持懷疑態度的。
但是現實的反饋讓官僚士大夫們體會到了真香的感覺。
尤其是戰爭來臨的時候,軍事方面工作的官員對數學的重要性就更是深有體會。
鐘離牧便是如此,他以為畢竟是一個這么龐大的政權,運轉起來肯定是很臃腫的。
鐘離牧作為外人,此前并不了解季漢朝廷諸多的制度創新。
在親眼瞧見這些數據之前,他本能的以為季漢朝廷的打仗方式和東漢差不多。
大致了解敵人的位置、敵人的數量,然后大致的商討一個對策。
商討出大致所需兵力,選派出將領去作戰,選派出大臣負責后勤。
若是這些將領、大臣做得好便獎賞,做不好便處罰他們然后換人去做,一切都是朦朧模糊的。
但現在,鐘離牧親身參與之后,當真是刮目相看了。
朝廷兵馬動員人數精準到了個位數。
糧草消耗、路線等等信息都能清晰的展示在高精準度且詳盡的地圖上。
劉禪在年前就有意的將朝廷的哨探們派出去全面往北,著重收集并州及其周邊的情報和消息。
借由河北各地做走私生意的商旅的偽裝或幫助,將敵人的人口數量、戰士數量、駐防位置等信息刺探匯報到后方。
己方的信息是真實可靠的,誤差很小,敵人的信息雖然誤差大些,但也已經精準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另外,鐘離牧也沒想到漢朝廷每年能夠征收這么多的錢糧賦稅的,政府比他預想的要富裕的多。
入職之后他才發現,劉禪將整個政權打造成了一個強大的收稅機器,一個有著強大武力保障的稅收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