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司馬師內心深處感到極度的難受和壓抑,但他深知此時此刻,解決當務之急最為關鍵,過多地擔憂未來之事并無實際益處。
于是,他深吸一口氣,盡量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平靜而堅定,向著父親司馬懿輕聲進言道:
“父親大人,依兒之見,為了確保眾將士能有效地施行堅壁清野之計策,在面對漢軍的進攻時,我們必須要讓他們清楚明白,務必堅守營寨,堅決不能輕易出擊。”
“我認為適當透露一些高層所面臨的顧慮也是必要的,這樣可以讓他們更有決心和動力執行命令。”
司馬懿微微頷首,表示對司馬師這番話的認同。
然而經過深思熟慮之后,他緩緩說道:“師兒所言不無道理,但并非所有將士都需要知曉全部真相。”
“對于那些處于底層的士兵們來說,讓他們始終被蒙在鼓里或許才是最佳選擇。他們只需聽從上級的指令行事即可,無需了解太多復雜的情況。”
“若是將一切真相全盤托出,恐怕會引發不必要的恐慌情緒,屆時軍隊的管理將會變得極為棘手。”
司馬師口稱受教,隨后,正當司馬懿準備召集校尉及以上級別的將領于武關召開緊急領導班子會議之時。
漢關中都督吳懿率領大軍向北發動攻擊,并成功奪取了北屈城。
北屈城中的縣令及其隨從等人驚恐萬分,眼見城池淪陷在即,他們匆忙收拾行囊,企圖通過黃河水路尋求一線生機,逃回并州老家。
還有的本地富戶是打算向西渡過黃河,以躲避從南面洶涌而來的漢軍追兵。
那些順著水流拼命向北逃竄的家伙們慌不擇路,那些妄圖渡河逃往西岸的人更是愚不可及。
真是讓人難以理解他們究竟是怎么想的。
要知道在上郡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漢族人的勢力少得可憐。
取而代之的是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雜胡部落和各路賊匪流寇。
其中有些是新興起的勢力,而有些則是當年黃巾軍戰敗后落草為寇的殘部。
這個地域遼闊的地方,除了那幾個至關重要的城關周邊地區還算有點秩序之外,其他大部分區域都處于一種混亂無序的狀態。
然而盡管這些人如此眾多且分散各地,但他們似乎都很滿足于現有的生活方式。
既不愿意與朝廷有所往來,更沒有絲毫造反叛亂的念頭。
曹魏朝廷這邊呢,一直以來由于種種原因始終未能騰出足夠的精力和兵力來徹底整頓治理此地。
因此,雙方倒也算是相安無事,井水不犯河水。
由于當地民眾對魏軍缺乏認同感,再加上魏軍自身力量薄弱,所以在這里幾乎很難收到賦稅,自然也就無法建立起有效的統治體系。
整個偌大的上郡,僅僅只有三千多數量有限的魏軍地方軍駐守。
他們所能做到的,也不過是在治所上郡,以及高奴、定陽這三個重要地點豎起魏軍的旗幟,以顯示一種象征性的占領罷了。
這種所謂的“占領”更多地只是一種形式而已。
且說這伙人即便當真能夠僥幸避開漢軍凌厲的攻殺,成功逃往上郡。
但那里同樣也是各方大大小小敵對勢力盤踞交錯之地,九死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