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間,原本緊閉的城門緩緩打開,緊接著一支人數約百余人的騎兵隊伍如疾風般沖了出來。
這支騎兵隊伍顯然是看準了聯軍防御最為薄弱的地方,意圖發起一場突圍行動。
由于聯軍士兵們普遍放松了警惕,當發現敵軍來襲時,很多人都未能及時做出反應。
少數匆忙集結起來試圖阻攔的士兵,面對這股來勢洶洶的突圍力量顯得束手無策。
僅僅片刻之間,就有十余名聯軍士兵倒在了血泊之中,而那支突圍的騎兵則成功突破了防線,消失在了遠方。
當這件事情傳到張郃和全琮耳朵里的時候,兩人瞬間暴怒不已。
他們毫不猶豫地下達命令,將負責被突圍處防務的那名低級軍官處死。
要知道,在這樣的局勢下,竟然還能有人從城中成功地拼湊出一百多騎兵。
這意味著對方絕非等閑之輩,十有八九是漢軍之中某位重要的大人物。
起初,張郃和全琮對于城中究竟隱藏著哪位大人物毫無頭緒。
但此刻,他們卻驚覺這位大人物已然逃脫。
本來,城父已完全處于他們的重重包圍之下。
按照常理來說,城內的守軍理應全部落入他們手中。
而這個大人物本應成為他們手中重要的俘虜籌碼,可以用來換取巨大的利益或者在談判桌上占據絕對優勢。
然而,如今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如此重要的人物逃走,實在是讓他們懊悔萬分。
他們深知自己這次吃了大虧,仿佛到嘴的肥肉突然飛走一般,使得眼前這座曾經看似誘人的城父,此刻也不再那么香了。
但是,光靠憤怒又有何用,他們手中所掌握的騎兵數量嚴重不足,根本無力展開追擊行動。
盡管心中充滿了不甘和惱怒,張郃和全琮還是迅速冷靜下來,并立即采取措施來彌補損失。
他們連續下達嚴令,再三強調軍紀問題,務必確保軍中上下嚴格遵守軍令,不得再有絲毫懈怠和疏忽。
緊接著,他們決定次日清晨便發動猛烈的攻城戰,拿下城父挽回一些損失。
翌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向大地的時候,聯軍開始了對城父城的猛烈攻擊。
在這緊張的時刻,城父城頭之上,梁國都尉羅憲靜靜地佇立著
他那年輕的面龐上透露出一種超乎年齡的平靜和沉穩。
從城頭望去,城外的大軍如潮水般洶涌而來,他們推著巨大的沖車和云梯,一步步地向著城墻逼近。
然而,面對如此強大的敵軍,羅憲卻沒有顯露出一絲一毫的驚慌失措。
相反,他那雙深邃的眼眸始終緊盯著城外的一舉一動,仿佛一切都盡在掌握之中。
只見他輕輕地回過頭,用眼角余光掃了一眼身后的城池內部。
在這里,早已埋伏好了五千名身經百戰的漢武卒精銳。
這些士兵們個個精神抖擻,嚴陣以待,手中的兵器閃爍著寒光。
只等一聲令下便會如猛虎下山一般沖向敵人。
此時,城頭上展現出的只有區區一千名守軍。
他們看似孤立無援,但這其實只是一個迷惑敵人的幌子而已。
而隱藏在城中的那五千伏兵,才是羅憲真正的殺招所在。
為了成功地引誘敵人上鉤,他甚至不惜放棄了三桑城作為誘餌,以換取敵人更大程度上的輕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