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姜維與王平率領著大軍展開了激烈的追擊。
他們一路上緊緊咬住敵軍不放,那些潛伏在魏軍之中的細作們,此時故意暴露隱藏自己的身份,一個個地跳翻出來。
這些細作不僅將自身所處的位置報告給了后方的追兵,甚至還有一些爬到一定地位有影響力的想盡辦法去拖延魏軍部隊的逃跑速度。
在眾多細作的積極配合之下,姜維和王平所取得的戰果可謂相當豐碩。
他們一路高歌猛進,追殺敵人直至界山一帶。
在這里,姜維麾下那支背嵬軍騎兵與司馬孚率領的回馬槍部隊狹路相逢,并立刻擺開陣勢準備打上一場。
姜維身先士卒,沖鋒陷陣,他手中的長槍猶如蛟龍出海,勢不可擋。
然而,司馬孚卻巧妙地利用了當地的地形優勢,死死地抵擋住了姜維一輪又一輪兇猛的沖擊。
經過一番鏖戰后,司馬孚見漢軍暫時撤回休整,便抓住這稍縱即逝的機會,毫不猶豫地下令部隊迅速撤離戰場。
司馬孚一路狂奔,馬不停蹄地逃往中都城。
可還沒等他們喘口氣,就又聽到一個令人心驚膽寒的消息:
羊衜、程畿、杜寬等人分別統領著大批漢軍正浩浩蕩蕩地朝著中都和京陵殺奔而來。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司馬孚心知肚明,如果繼續留在此處堅守,恐怕必然淪為階下囚,于是繼續北逃。
他當機立斷頭也不回地帶領部下繼續逃亡,這次的目的地是祁縣,之后再根據形勢決定是否退回晉陽。
就在同一時間,司馬懿也是深知局勢緊迫,一刻也不敢耽擱。
他親自率領著一支隊伍,日夜兼程,馬不停蹄地向著晉陽城疾馳而去。
因為他心里清楚得很,只有能夠掌控這座太原地區的重要城鎮晉陽,才能夠進而掌控整個太原。
而在另一邊,諸葛亮成功奪取永安后,立即展現出其極高的控場能力,果斷決策能力。
他派遣獨臂將軍李豐接管孟建麾下的兵馬,不對降軍做任何問罪似的行為。
并告訴他們只要他們好好呆著,戰爭結束之后便準許他們回家。
并下令李豐堅守永安城,以確保后方的穩固。
諸葛亮邀請摯友孟建與自己共乘一輛馬車。
以便在路上好友重逢好好聚一聚,同時能夠深入地探討當前復雜多變的時局。
兩人并肩坐在寬敞舒適的馬車內,周圍是緩緩前行的軍隊和飛揚的塵土。
隨著車輪滾動向前,諸葛亮和孟建的討論愈發激烈且深入。
他們分析著敵我雙方的兵力部署、地形優劣以及可能出現的變數。
對于如何進一步擴大戰果、鞏固勝利成果等問題,二人各抒己見,不斷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孟建拒絕了諸葛亮的征辟,當然他對曹魏也沒什么留戀的就是了。
卸下負擔之后,他倒是能夠暢所欲言。
諸葛亮感慨表示:“如果公威你在魏軍中有話語權的話,王師的進軍恐怕不會這么順利。”
在行軍途中,諸葛亮有條不紊地下達各項指令。
他命令高翔率領一部分兵力前去攻打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