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之后,東廠與六扇門共同構成了朝廷特務機構的兩大核心板塊。
其中,六扇門主要負責處理外部事務,而東廠則專注于內部的監控與偵查工作。
東廠對于國內局勢的滲透程度令人咋舌不已,其觸角幾乎延伸至了整個季漢政權的官僚體系當中。
從地方各級政府部門到中央的主要權力官員身旁,東廠密探的身影可謂無處不在。
就連那些位高權重的朝廷大員們,在家中與友人舉辦私密宴會時所說的話語,亦難以逃脫東廠的耳目。
然而,要實現這種全方位無死角的監控必然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等諸多資源。
但劉禪深知,所有的投入都是物有所值的。
因為在他看來,身為一名政治家,在治理國家的道路上所面臨的最大難題并非資金或技術之類的物質因素,而是人與人之間那無比珍貴卻又脆弱不堪的信任關系。
政治家眼中成本最高的東西,是信任。
只有通過建立起強大且有效的情報網絡,才能真正洞察人心、掌控局勢,從而確保自己的統治地位穩如泰山。
在那充滿權謀與爭斗的朝堂之上,“一人為私,二人為公”這一至理名言被劉某人奉為圭臬。
因此,無論面對何人何事,他從不盲目輕信某個人的單方面言辭,即便是位高權重、智謀超群如諸葛丞相者亦不能例外。
需知人心難測,縱使是素有賢名的諸葛丞相,恐怕也難免存有私心。
只不過長久以來,丞相的私心并未對朝廷所推行的大政方針造成實質性的阻礙。
故而每當面臨此類狀況時,劉禪通常都會選擇包容并接納。
且說那孟建,乃是曹魏涼州刺史,如此高位顯爵之人,其影響力自是非同小可。
暫且不論其中復雜的政治和軍事因素,單就輿論宣傳方面而言,若能善加利用,便能給朝廷帶來諸多好處。
然而,正由于他與諸葛亮乃是摯友之交,而丞相又一心想要維護好友的聲譽名望,于是便向劉禪求情懇請網開一面。
劉禪在知曉此事之后,亦是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他深知孟建有很多文章可做,但又不得不顧及到諸葛亮的情面以及他們之間的友情。
權衡再三之后,最終還是決定高高拿起輕輕放下,將處置孟建之事全權交予諸葛亮自行定奪。
毫無疑問,對于內部的情報工作而言,除了日常的監視任務之外,還存在一項至關重要的使命,反間諜行動。
畢竟,需要時刻警惕敵對政權是否派遣探子潛入本國境內以刺探各種機密信息。
這種情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時它也是東廠與六扇門攜手合作所承擔的關鍵工作之一。
一旦察覺到那些潛伏的探子身影,必須果斷地將其鏟除,并順藤摸瓜,揪出背后隱藏的更多線索。
拔出蘿卜帶出泥一般,使得敵對政權如同失去雙眼般陷入盲目。
這樣同時還能大大增加敵對政權對漢朝廷反間諜工作的難度。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