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的身邊已經沒有能為他出謀劃策的智謀之臣了,周瑜、魯肅、呂蒙、諸葛瑾,現在連步騭也走了。
潘璋一戰全軍覆沒的消息,孫權是不怎么相信的,他很懵逼。
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只覺得這是假消息。
全軍覆沒?潘璋怎么回事,打不過他不會跑嗎?
漢軍是有多強?難不成一接觸吳軍就被打崩了,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
然而諸多事宜,實非孫權所能不信。
譬如渾身浴血之潰兵,其面色驚惶,仿若大難臨頭,人數寥寥,諸多身帶創口,形容狼狽,涕淚交加,陳述戰場所發生之事。
更有哨騎接連來報,言有大批軍隊正自秣陵縣方向,朝自己的老巢吳郡攻來。
沿線最后的吳軍雖然多在奮力迎戰,但是依然架不住漢軍兵馬眾多。
會稽太守桓麟不斷在南邊向吳郡撕咬,西邊北邊更是有大批漢軍不斷殺來。
‘總攻’,孫權知道,這是漢軍對吳國發起了最后的總攻,自己的王霸之業恐怕到此為止了。
他的女婿諸葛恪此時正統率著數千兵馬,堅守在曲阿城中,急切地等待著援軍的到來。
這座曲阿城乃是吳郡的第一道防線,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它也是漢軍殺至孫權王駕前的最后一道壁壘。
然而,當面對著諸葛恪發來的緊急求援信時,孫權心中清楚地意識到,當前所面臨的難題早已不再僅僅是是否派遣援兵這么單純了。
此時此刻,擺在他面前最為緊迫且關鍵的問題,已然變成了如何才能保住性命。
因為漢軍采取了分兵三路的策略,對他們形成了夾擊之勢,并成功地截斷了他們的退路。
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繼續苦苦守城顯然已非明智之舉。
一旦曲阿城這個最后的據點亦被漢軍攻破,而南方的余杭又不幸落入桓麟之手,那么孫權將會陷入真正意義上的絕境。
無論如何,人是活的,都會有強烈的求生欲望,能跑路的話,總不能坐以待斃吧。
他還有船,還有很多的船,孫權已經想到了,這是自己的優勢。
坐船跑,只要坐船跑到海上,漢軍的鐵蹄就是再厲害,也無法追捕到他。
能自由的逃跑,總比做劉公嗣的階下囚要好。
于是,孫權大哭失聲一陣之后,立刻命令自己的近臣侍從趕緊召集水師前來護駕,至于防守之事則就完全不管不顧了。
他讓所有的親眷都上船,將府庫里所有能夠拿得動的財貨都搬運出來。
而隨著孫權的放棄治療,余杭長吏聞著味就棄城逃命去了。
緊接著城內就發生了兵變,領兵軍官們帶頭崩潰,然后互相廝殺,試圖搶奪財物之后奪路而逃。
余杭城沒有給桓麟帶來任何麻煩,就崩潰了,漢軍輕而易舉占據了余杭城,留下一些人馬穩定余杭城內的秩序。
然后抓住了一些俘虜,俘虜們為了活命,就把自己聽到的流言說了出來。
桓麟綜合了幾個版本的流言,判斷孫權是要跑路了。
這是潑天大功。
與此同時,被任命到揚州來擔任太守的關興、張苞也都得到這個消息。
他們也都認為是潑天大功,紛紛激動著要參與獵捕孫權的行動之中。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