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曹魏官府竟然并不想救災,他們要留著錢糧防御漢軍。
導致災情越來越嚴重,死亡的人數越來越多,他們承受不住才開始救災。
一年下來,他們的儲蓄直接少了大半。
每年還要面臨北邊鮮卑胡人的劫掠。
對了,那個拓跋力微,占領中山國,以及河間國部分地區后,瘋狂學習中原文化。
他意識到了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既畏懼又躍躍欲試。
“中國有句古話叫‘識時務者為俊杰’,如果中原王朝強大,我們就匍匐做它的臣子,如果中原王朝弱小,我們就要做他們的主人。”
然后他便在一些投靠他的漢人和自己的族人的鼓動攛掇下,于建興七年,晉位中山王,建立中山國。
以南到沱河,北到大興安嶺山脈,西到代郡,東到漁陽的范圍為國土。
自建立以來,中山國與燕國、魏國互相攻伐不休,三國相爭。
雖然曹霖因為面對漢朝廷的威脅,而想要與兩家罷兵言和,聯盟抗漢。
但是拓跋力微不講武德,他與兩家都有仇,且覺得兩家較弱,于是想要吞并兩家,然后占據東北,獨自抗漢。
面對鮮卑人的強橫侵擾,曹霖與公孫淵雖然沒有結盟,但也互相派遣使者交流,共同應對拓跋鮮卑的侵擾。
建安九年的大蝗災,不僅曹魏遭受很大的損失,便是鮮卑人放牧的草場也遭受很大的損失。
蝗蟲可不管是莊稼還是牧草,他們會啃食見到的一切。
拓跋鮮卑們這下長見識了,在草原懼怕大雪災,因為牲畜會大量的被凍死。
本以為遷徙向南后,暖和了就沒事了,想不到這里竟然還有蝗災這樣的存在。
部族大受損失,為了彌補損失,他決定四處劫掠。
向東搶劫公孫淵,將右北平郡,乃至于遼西郡南部搶劫得烽煙四起。
其實,如果拓跋力微想要開疆擴土的話,就公孫淵留在右北平郡、遼西郡的這點兵馬,他很容易就將這些地方占領。
但是他沒有這么做,其實就是誘惑公孫淵繼續向這里搞投資發展,然后好供他搶劫。
鮮卑本部族的人馬,目前的牧場綽綽有余,就算占領了更大的地方也用不上。
不如留著這些地方當成錢袋子,用來搶劫割韭菜。
雖然這些年來,公孫淵對這些地方的投資已經降低到令人發指的地步,要不是還有少量關隘里駐扎著少量燕國軍隊,甚至讓人懷疑這里還是不是他的領土。
雖然政權不關心此地,但是拓跋力微已經看清了,那里生活的漢人就像野草一般,即便自己搶劫之后,也會春風吹又生。
雖然少,但是惠而不費。
除了動不動小規模進項的時候,拓跋力微主要還是去曹魏那邊搶劫。
這邊的抵抗就是比較激烈了,因此每次都要出動大隊人馬,先擊敗曹魏的邊防軍在入內搶劫一番,然后滿載而歸。
大多數時候是可以經受少量損失后滿載而歸的,但也有例外。
雙方的十幾戰斗,拓跋力微和曹霖的勝率比約是六比四。
而建興九年這次,因為災情損失較為嚴重,從曹魏那里搶劫來的物資也有點馬馬虎虎。
于是他嘗試兩路出擊,去并州搶一搶。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