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琬第三次歸國,帶回來重磅消息,貴霜帝國對大漢出手了。
事情的起因是霍弋出兵覆滅大宛國,如此一來,整個西域便被大漢收入囊中,自此跟貴霜帝國接上壤了。
漢人擊潰大宛國,自此將權力之網撒向中亞地域,此于彼等而言,實非樂觀之兆。
西域諸多邦國皆已覆滅,大體而論,完全可以當做漢帝國之拓土開疆之戰。
貴霜帝國和漢帝國都是大帝國,中間這些小國的存在是很重要的戰略緩沖。
沒了他們對漢帝國很重要,但是對不想被人干涉的貴霜帝國來說,有他們更重要。
于是,貴霜的‘王中之王’決定出兵,恢復大宛國的國祚。
大漢的使者被抓起來下獄。
封鎖消息,出兵西域,準備趁著剛剛大戰一場的漢軍還未得到休整發動進攻。
然而,六扇門早就滲透進來,先把他的后院給偷了。
一些對皇帝心懷不滿已久之人,或因政治糾紛,或因經濟利益糾葛。
對皇帝獨攬漢帝國商業貿易一事深感憤懣,積怨難平,再加上六扇門的挑撥離間,終致內亂爆發。
皇帝的兵馬剛走到邊境,便收到了皇帝緊急調兵平叛的命令。
于是,他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大宛被漢軍滅國之后,西域只剩下一個康居國。
而貴霜帝國的皇帝似乎跟康居國有很深的交情,又或者康居已經看出來漢帝國的野心。
二者結盟了,雙方都出兵大宛國,只是貴霜的軍隊有事沒來。
結果就是康居的大軍一頭撞上了漢軍。
而這,也給了劉禪滅掉康居的理由,同時也是要派兵打一打貴霜帝國。
打服,打得他們歲貢求和,讓他們知道雖然都是帝國,但也是有爸爸兒子之分的。
同時也是通過一場大勝仗,讓大漢的下一位皇帝樹立軍威。
“父皇,兒臣……”劉諶有些躊躇。
自古以來,儲君掌兵都是犯忌諱的事情。
但是父皇和先皇并非如此,如今父皇也要和自己非如此嗎?
劉諶倍感壓力,一直以來都倍感壓力。
父皇乃是比肩治世比肩孝文帝,功勞比肩光武帝的千古明君。
他這個太子,從懂事以來,都在竭盡全力的努力,他擔心自己做不好而讓父皇失望。
打仗,自己真的行嗎?
劉諶沒有上過戰場,雖然曾經受諸葛丞相的教導,并讀了很多兵書,但是主持一場戰爭……他不知道自己能交出怎樣的答卷。
“放心吧,戰略有軍機臺,糧草后勤有兵部。朕會讓霍弋為你的副帥,還會把姜維、鄧艾、羅憲都派給你。”
“你只需穩坐中軍,做好下命令的角色就行,敵人的情況早就被我們摸透了,他們絕對不是我們的對手。”
“自從鄭王(法正)薨逝之后,丞相也已經老邁。朕累了,此戰之后,便該讓下一代年輕人挑大梁了。”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