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給格物學造勢,劉禪特地讓人在邸報上刊登了一篇討論:
一塊大石頭,一塊小石頭,從高塔上扔下來,誰先落地?!
有獎競答,只需將自己的姓名籍貫住址連同答案寄過來。
等解開謎題后,答對的人可以得到五百錢的獎勵。
此舉一出,仿佛立刻登上了司隸地區的輿論熱搜,成為市井之中最受關注的話題。
當然,太上皇的一舉一動都很容易引起熱議就是了。
有很多人認為這是太上皇在給大家發福利啊,變著法的給底層百姓送錢,真是個好皇帝。
這么簡單的問題,家里小孩都知道,白得的五百錢不要白不要,這就寄答案——大石頭先落地。
與此同時,劉禪召集了一群工匠勞動者和專業的士人,費了不小的心思編撰出來的最基本的格物學教科書。
說老實話,那么多年過去了,劉禪一直想要編撰一本跨時代的巨著,也刷一波圣人三不朽。
但真當編撰起來,才發現這件事相當的難。
他甚至不能完整的編撰出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數理化知識,生物、地理等也只能說出一些常識。
自然科學畢竟是無數仁人志士推動的學科,即便是初小的知識,看起來簡單,但那也是站在了無數巨人的肩膀上才變得簡單的。
好在,勞動人民是智慧的,他們也有許多常識。
雙方思想一碰撞,便能幫助劉禪想起來一些理論,然后簡單驗證沒問題后,便能讓專業的寫手編撰成教材。
數學科目的教學圣典可以是《九章算術》,但物理學的圣典卻不能是《墨經》
里面的物理學知識當然是毋庸置疑的瑰寶,但是墨子的許多思想,也是不太符合統治階級利益的。
所以,劉禪才要以《墨經》為參考,盡可能擠出自己的全部見識編撰一部新的圣典。
在新版的《格物致知》圣典之中,劉禪剔除了全部的墨子的哲學思想和墨家政治主張。
只留下一部純粹的自然科學著作,甚至后面科舉考試中也會加入相關科目的試題。
國人是很講究實用主義的,不能當官,再好的知識也無人在意。
但是一旦跟科舉扯上關系,再離譜的東西也能玩出花來。
大半年的時間過去,這部巨著總算是定稿完成。
與此同時,關于大小石頭誰先落地的討論已經擴散出去,不僅司隸,在其他諸州的輿論場上也引起激烈討論。
眼見熱度差不多了,劉禪宣布在雒陽象牙塔當眾揭曉答案,并邀請感興趣的人前來一同見證。
開玩笑,這可是面見太上皇的機會啊。
到了揭曉的那一天,雒陽人山人海、萬人空巷。
因為這件事,近期雒陽多了十余萬人的流動人口,御林軍全體出動維持秩序。
然后太上皇登上象牙塔高臺,與眾人打招呼。
在一片歡呼聲中,一大一小兩塊石頭同時脫手。
在所有人激動的注視下,砰的一聲,同時落地……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