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小看這個五十多歲的老頭,畢竟是自幼“喜任俠”,身強力壯,武藝高強,否則也不能只身一人在賊軍中七進七出了。眾將士合力搶奪,竟沒能搶下他手中的寶劍。
于是辛讜說道“只要你們全都上船,我就饒了他。”
五百將士隨即爭相登船,往北岸劃去。
在船上,辛讜宣布了戰時紀律,“回顧者,斬”別說往后退了,敢回頭就殺。
辛讜老爺子是什么人物,五百人已經充分領教過了。登岸之后,五百勇士奮不顧身,直撲城下。
“援軍來啦”
城內守軍士氣大振,斗志高昂。
杜慆趕緊命令士兵在城墻上站成一排,搖旗吶喊,與城外援軍呼應。
援軍要讓守軍知道援軍的加入,守軍也要讓援軍知道城池并沒有陷落。有呼有應,才能互相鼓舞士氣。
賊軍并不清楚援軍的底細。他們哪兒會相信,區區五百人竟然敢向一萬多人發動沖鋒于是趕緊收兵后撤。
更讓賊軍想不到的是,這五百人居然還敢追
辛讜領著五百人鼓噪而追,追了大半天,才不太情愿地收兵進城,意猶未盡。
辛讜向泗州軍民詮釋了“你大爺還是你大爺”,帶兵平亂,不服就干
龐勛氣急敗壞,又調撥數千精兵,助威吳迥;濠州的賊將也派出精銳兵將,增援吳迥。
泗州城的危機仍然沒有解除,且只增不減。
繼最近的淮南特遣團之后,鎮海軍也派來了一支四千人組成的特遣團,浩浩蕩蕩趕奔泗州。
足足四千人啊這倒是讓泗州守軍為之一振。
然而,這四千人連泗州的影子都沒見著,就遭賊軍迎頭痛擊,全軍覆沒。
龐勛賊軍的軍事素養是不容輕視的,這次預設戰場很講究。是在淮河南岸,而不是北岸。這樣,泗州城的守軍就不能出城接應了。
四千鎮海軍也沒想到龐勛賊軍敢越塔強殺,太囂張了。
淮河南岸,有座都梁城,與北岸的泗州城隔河相望。淮南援軍已經從洪澤移駐此處。
賊軍乘勝包圍都梁城,一鼓作氣,將其攻克。李湘、郭厚本、袁公弁等淮南諸將被活捉,送往徐州請賞。
隔岸觀火的淮南兵,終于先被火焚。
賊軍于是占領淮口,控制了泗水入淮河的水路,使東南入長安的水路漕運陷入癱瘓。
朝廷詔令三路大軍入徐作戰
康承訓,剿匪總司令,親領中路軍;
戴可師,正南方面軍司令;
王晏權,正北方面軍司令。
其中,康承訓曾掛帥出征安南,與南詔作戰,頗有戰功;而王晏權就更有意思了,是王智興的干兒子。
龐勛終于等來了一次與朝廷正面打團的機會。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