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時,多數朝臣還是主戰派的,認為王黃之輩不過是區區草賊,一群河南、山東饑民而已,其實力萬不可跟龐勛相比,龐勛主力是徐州武寧軍、銀刀軍等正規軍,且與徐州一帶駐軍盤根錯節,具備一定的軍事素養和社會基礎。
先帝拒絕赦免龐勛,一年的時間就把龐勛叛軍鏟除。龐勛都能剿滅,王黃之輩亦有何不可今日若赦免王仙芝黃巢的謀反大罪,還給他官職,不就等于鼓勵百姓造反嗎
然而在這種全員主戰的氛圍中,朝廷卻最終采取了招安妥協的態度。
這是因為王鐸集團里應外合。朝內有王鐸積極運作,朝外有王鐐、裴偓配合造勢。
不要小瞧王鐸同志蘊含的政治能量。
王鐸同志出身官宦世家,父親王炎、祖父王恕、曾祖王升、高祖王琎、天祖王滿,全是做官為宦的,官職當然是有大有小的。
他的伯父王播,做過宰相;叔叔王起,做過宰相;堂兄王龜,同州刺史;而另一個堂兄,就是我們熟知的王式,鎮撫安南、平定裘甫、屠滅銀刀軍的那位仁兄。
別急,有人也許會對王鐸家族世系有所異議,下面就來答疑解惑,以三本權威史書作對比
舊唐書“播子式,弟炎、起”;“炎子鐸、鐐”;“起子龜”;“以弟鐸在中書”;“龜兄式”。
新唐書“播與弟炎、起皆有名”;“起子龜、式”;“炎子鐸、鐐”。同書宰相世系表中又載王式、王鐐是王起之子,王鐸是王炎之子。
資治通鑒“式,起之子”;“鐐,鐸之從父兄弟也”。
好了,關于王鐸家族的世系關系,我已經為大家做了簡單的摘要。我們做個簡單的梳理,王鐸父輩的長幼次序為王播王炎王起,這一點無沖突。
有爭議的地方是王式、王鐐,究竟是誰的兒子。
現在國內很多知名搜索引擎上的詞條都不夠全面,更不夠嚴謹,甚至自相矛盾。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們時而取材舊唐書,時而又以資治通鑒為準。
王式的親爹是誰、王鐐的親爹是誰,并不重要。
再次重申本書的歷史觀和取向凡是不影響歷史進程的,不必細究。但是我盡量把矛盾點和存疑處幫大家羅列出來,求同存異。
這樣,也會顯得我很有學問。
順便稍加一提,王式與大詩人杜牧是同一年進士及第太和二年,828,同一批總共是22人,都得了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