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計劃中,不僅詳細地制定了各路軍團的進軍路線,還細致到了每一支部隊的統兵大將和部隊人數,以及駐防地點,更不用說誰主攻、誰佯攻、誰接應了。這么說吧,他不僅幫自己人制定了進攻計劃,還順手幫黃巢制定了逃跑路線,并為他量身定制了一款伏擊戰。
客觀公正地來審視這份計劃,使我們不得不佩服高駢的軍事才華。古往今來,在一份優秀的軍事行動計劃中,作戰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后勤保障、行進撤退路線等等諸多看似無足輕重的部分,往往是決定戰爭最后勝利的關鍵。否則,就是魯莽驕兵,兵家大忌。
比如我們熟知的赤壁之戰,諸葛亮之多謀并不體現在借東風、用火攻,而是精準預言了曹操必走華容道。想要死的,派張飛、趙云;想要活的,就派關羽。火攻,周瑜與諸葛亮不謀而合,難分伯仲,而“華容道”才是諸葛亮技高一籌的完美體現。
高駢的戰略思路可以概括為北防,東進,南突,西收。
讓我們的眼前浮現出廣東省一帶的地圖,好了,黃巢草軍盤踞在廣州附近。朝廷剿匪大軍北路軍駐扎在廣東省北部,虛張聲勢,作勢進攻,實則嚴防死守,扼住草軍北逃的路線;
東路軍由高駢親自率領,翻山越嶺,出其不意地急攻黃巢在廣州的主力部隊;
南路軍由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市走海路,從廣州登陸,出其不意地掏心;
西路軍在端州今廣東省肇慶市守株待兔,伏擊草軍潰軍。
海陸立體作戰,堵一面,打兩面,把黃巢掃進口袋陣中。堪稱教科書式的圍殲計劃。
然而這篇滿分作文,卻被朝廷ass掉了。朝廷下詔不準
高駢接到軍事計劃被駁回的通知,氣得要吐出一口老血。大罵朝中奸臣當道,罵誰罵王鐸,罵他官僚主義,罵他蒙蔽圣聰。
算舊賬,只因他茍徇私情,貽誤戰機,縱敵誤軍,禍國殃民;算新賬,他擺官架,吃味兒了。
因為在高駢的計劃中,“北路防線”的負責人是王鐸。
王鐸是總司令,是高駢的上級,又是當朝宰相,而高駢卻對他指手畫腳,王鐸會服從高駢的調度嗎又會從中作梗嗎是否擔心高駢搶了平賊首功而心生嫉妒
我個人覺得,應該不至于。不高興是有的,但不至于狹隘到再度因私廢公。雖然王鐸有前科,那是因為手足之情。而現在正是在報殺弟之仇,即便下屬越權、僭越,說到底,也還是在幫他。
當時的朝廷里,另一個宰相盧攜是極力支持高駢的,所以應該也不是他。那么到底是什么人投了反對票呢歷史沒有正面給出答案。
實際上,高駢還真錯怪了王鐸,因為讓朝廷否定他計劃的人不在朝廷內,此人正是盤踞在廣州的黃巢。
當我們看地圖的時候,相信黃巢也在看。影視作品中,指揮官總是皺著眉頭死盯地圖。
黃巢不再是初出茅廬的鹽幫頭領了,他有著多年的斗爭經驗,軍事嗅覺賽狗鼻。他清醒地意識到了草軍的危險處境,草軍又一次面臨著生死存亡的關鍵考驗。
以不變應萬變。任你有千方百計,我只一計便可脫身。
這一計沒有技術含量,包教包會,屢試不爽,這就是詐降。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