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朔方節度使唐弘夫、涇原節度使程宗楚已經帶兵在鳳翔會師。
鄭畋斬殺黃齊使節王暉,用他的人頭祭旗,誓殺草賊
于是黃巢派尚讓率領五萬大軍,西攻鳳翔。
此前,鄭畋得到唐僖宗的口頭委任,讓他斷后,阻擋黃巢向西追趕。現在,唐僖宗以詔書的形式正式委任鄭畋為長安地區各戰區、各道派遣兵團總指揮官京城四面諸軍行營都統,并且下詔授予他自行任命有功將士的權力,把收復長安的重任交給了他。鄭畋隨即委任程宗楚做自己的副總指揮官,任命唐弘夫為作戰參謀長。
面對洶洶而來的黃齊大軍,鄭畋從容應對派唐弘夫在險要地方設伏,自己親率數千人稀疏地設置大量旌旗。
尚讓根本沒把鄭畋放在眼里,認為鄭畋不過是腐儒罷了。
鄭畋之前的工作是為皇帝起草詔書,正是因為在罷免宰相劉瞻的詔書中有對劉瞻存有溢美之詞,所以才遭“保研黨”的排斥,光榮地成為“醫鬧案”受害者之一。耍筆桿子的,整日之乎者也、矣言哀哉的還湊合,換了槍桿子,未必好使。
再一看鄭畋的排兵布陣,稀稀拉拉,不成隊列,人數還少。尚讓更加蔑視鄭畋,笑他酸腐書生、不知兵事。
草軍渡淮北上以來,幾乎是傳檄而定,唐軍望風披靡,更加助長了尚讓的驕兵情緒。
尚讓認為,鳳翔之行應該算是草軍的武裝游行,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當他率領五萬人走到龍尾坡時,突然遭受伏擊,瞬間潰不成軍,兩萬多人被殺,尸體綿延幾十里。尚讓狼狽逃回長安。
此戰史稱“龍尾坡之戰”或“龍尾坡大捷”,意義重大,被永載史冊。
因為這是黃齊政權建立以來與唐王朝的第一次正面打團。其政治意義遠遠大于軍事意義。
天下無數雙眼睛都在暗中窺伺,隨時準備根據戰果改換門庭。
例如剛剛投降的諸葛爽,見黃齊政權失勢,立刻上疏唐僖宗,請求棄暗投明,再次反水。唐僖宗任命諸葛爽仍當河陽節度使;
黃齊政權的同州刺史、華州刺史、商州刺史紛紛棄城逃跑,脫離黃齊政權;
河中留后王重榮也將黃齊政權使節殺害,回到大唐的懷抱,并與義武節度使王處存會師,進抵渭水以北;
忠武節度使周岌,也被楊復光成功策反,誅殺了黃齊政權使節,回到了大唐的懷抱
長安附近的這些藩鎮,在黃巢長進駐長安時,紛紛選擇了叛唐歸齊,“龍尾坡之戰”后,又紛紛撥亂反正。
除此之外,宥州刺史拓跋思恭與鄜延節度使李孝昌會師,誓討草賊;
奉天鎮使齊克儉派使節晉見鄭畋,請求指派作戰任務;
邠州將官朱玫誅殺黃齊政權的偽邠寧節度使,擁護別將李重古做邠寧節度使,而自己則率軍逼近長安,討伐黃巢;
沙陀、吐谷渾各部落酋長,也聯合南下,增援長安
好了,展開地圖,把長安城擺在中心位置西面是朔方唐弘夫、涇原程宗楚、鳳翔鄭畋、邠寧朱玫;北面是夏綏拓跋思恭、鄜延李孝昌、還有來自韃靼的李克用;東面是河中王重榮、義武王處存;南面是忠武周岌、楊復光、還有西川的李鋋遠征軍
“龍尾坡之戰”后,黃齊政權陷入到四面楚歌的境地。
鄭畋下令全國各戰區起兵勤王,聯合討伐草賊黃巢。自唐僖宗西逃后,詔書無法傳達,大家都以為唐王朝已經覆滅,忽然得到了鄭畋的公文,深受鼓舞,看到了勝利的希望,于是爭相派兵響應。
至此,黃巢被形勢所逼,不再西追唐僖宗賊懼,不敢復窺京西。
部分學者指責黃巢鼠目寸光,占據長安之后貪圖享樂,喪失進取之心,沒有窮追猛打唐僖宗,留給唐王朝喘息之機,最終導致起義失敗。這是相當不負責任的說法。
黃巢雖不是雄才大略,目光也不至于如此短淺,“龍尾坡之戰”使黃巢疲于招架,陷入被動,自顧不暇,無力西追。
鄭畋奮“龍尾坡大捷”余威,集結兵力,要解放長安。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