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服同華
朱溫率部抵達河中,以泰山壓頂之勢極大地震懾了關西集團。
同、華二州在長安以東,分列渭水南北兩岸,互為犄角,二州構筑為長安的第一道防線,是長安的東大門,與河中府隔黃河相望,地理位置極其重要。
當年黃巢占據長安,朱溫替他鎮守同州,被時任河中節度使王重榮勸降,從而使長安門戶頓開,為光復長安奠定了基礎。
風水輪流轉,現在朱溫自河中出發,同樣也對同州守軍展開勸降工作。
同州匡國軍留后司馬鄴,非常會看風向標,不用勸,主動開城投降。
朱溫派司馬鄴前去游說河對岸的華州此時已升格為興德府,為方便敘述,仍以舊名呼之鎮國軍韓建。
司馬鄴捎去了朱溫的口信假如你不能及時悔過、主動歸附,就只能麻煩我的軍隊在你城下稍作停留了。赤裸裸地軍事威脅。
口頭威脅是遠遠不夠的,就在司馬鄴前去勸降的當天,朱溫就率軍南渡渭水,向華州逼近。
韓建也很會見風使舵,派自己的節度副使、大謀士李巨川,向朱溫投降,并呈獻白銀三萬兩,意思意思。
朱溫順風順水,又是幾乎不動刀兵,就收服了同州匡國軍、華州鎮國軍,勢力大增,西去長安,再也無人能擋。
朱溫率部繼續西行,走到了零口西郊今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距離長安已經近在咫尺,聽到了韓全誨已經劫持圣駕西行的消息,于是率軍折返回赤水華州以西,召集幕僚商議下一步的行動。
前宰相張浚向朱溫獻計,說韓建是李茂貞的忠實走狗,今天若不能借勢奪了他的兵權,必將后患無窮
于是,朱溫收集整理了韓建的罪狀,收繳了許多來往信件和公文資料,找出了不少韓建參與劫駕的證據。
鐵證如山,朱溫怒不可遏,率軍兵臨華州城下,然后處死了李巨川。
李巨川必須死
朱溫回軍興師問罪,韓建驚慌失措,急忙單人獨騎出城相見。
朱溫甩出證據,斥責韓建悖逆失道。
韓建連忙辯解,說自己是文盲大老粗,不識字,所有的奏章、信件都是李巨川寫的,自己并不知道他寫的是什么意思,實在是冤枉。
史籍記載,朱溫立刻釋懷,與韓建重敘舊好,而殺了李巨川還說朱溫愛惜李巨川的文采智慧,想留為己用,大謀士敬翔嫉賢妒能,害怕李巨川得到重用而使自己失寵,便進獻讒言,讓朱溫殺了李巨川。
韓建,“忠武八都”出身,曾與朱溫同在楊復光麾下并肩作戰,有袍澤之誼,更有昆弟之契,私人關系相當密切,所以朱溫怒氣沖沖地興師問罪,但一見面就怒氣頓消,稱兄道弟,敘舊言歡及見,其怒驟息。
韓建與朱溫確有戰友情,試問朱珍豈無戰友情韓建與朱溫義結金蘭,結為異姓兄弟,試問朱友裕的親父子情難道比不上結義兄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