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貞不得不用狗肉來供應昭宗的飲食,總不能讓天子吃人吧。
昭宗及小皇子的衣服,也拿到街市上賣掉,換錢買東西吃用水泡過的松果或柿皮來充當草料,喂養皇帝的御馬。
李茂貞增加了守衛行宮的軍隊,名為守衛,實為看管。他倒不是看管昭宗,而是看管宦官,因為他們是李茂貞與朱溫談判的最后籌碼,適時割舍的棋子。
在日益嚴峻的形勢下,宦官內部出現了嚴重分裂,開始怨恨韓全誨等人。
為求自保,宦官們開始推薦韓偓當宰相。韓偓耿直而剛烈,既不服從于宦官勢力,也不肯與崔胤等文官勢力同流合污,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韓偓極力反對崔胤“誅盡宦官”的主張。所以宦官們開始上下運作,讓韓偓當宰相。
宰相蘇檢派親信向韓偓透漏了這一想法,試探他的意思。韓偓大怒,先批評蘇檢等人“來路不正”,再指責他們尸位素餐,最后一針見血地指出,如今“宰相”是個高危職業,很可能被當做“岐汴爭雄”的犧牲品,現在你們朝不保夕了,還想拉我當墊背媽的媽姥姥不當。
這時候,走投無路的李茂勛派來使節,向朱溫表示投降,并改名為李周彝,我們下文沿用“李茂勛”。
至此,李茂貞在秦嶺以南的全部州縣,都投降了王建關中所屬州縣,全部投降了朱溫。
李茂貞獨守鳳翔孤城,束手無策,不得不再次向朱溫發出求和請求,這一次,他將拿閹黨納投名狀了。
在寫給朱溫的信中,李茂貞強調道,這次災禍全是韓全誨等宦官所引起,之所以把皇帝接到鳳翔,完全是出于保護皇帝安全的考慮,而絕不是挾天子。您既然要匡扶社稷,迎回圣駕,那就煩勞您大老遠跑來,我愿率領身邊僅存的這點兒殘兵敗將,鞍前馬后地服侍您的左右。
說的話很婉轉,很動聽,翻譯過來一句話我投降了。
朱溫的回復也很堂而皇之,大意是說我本來就是來迎接皇上的,您要是能與我同心協力,就再好不過了,咱都是為人民服務嘛。
得到朱溫有意和解的承諾后,昭宗皇帝與李茂貞、蘇檢、周承誨、董彥弼等主要頭頭腦腦們共進晚餐,商討和解事宜。
席上,昭宗點破主題,說道“親王以下,每天都有凍死、餓死的。就連行宮里的親王、公主、嬪妃,也只能吃稀粥度日,現在連稀粥都供應不上了,諸位愛卿,你們有什么意見嗎”
眾人啞口無言,默不作聲。
昭宗點點頭,“朕認為,應該盡快和解。”
十幾個鳳翔士卒在行宮外攔住宦官韓全誨,劈頭蓋臉一頓臭罵,說我們鳳翔生靈涂炭、滿城軍民凍餓而死,全都是因為你們這幾個大閹人嚇得韓全誨跑到李茂貞面前哭訴。
李茂貞安慰韓全誨,“幾個沒文化的小兵,他們懂個什么”命人斟了兩杯酒,給韓全誨壓驚。
韓全誨又給昭宗磕頭哭訴。昭宗同樣是好言安慰。
轉身出門后,李茂貞的養子李繼昭攔住韓全誨,對他說道“從前,楊復恭害死了楊守亮一家,今天,你也想害死我李繼昭一家嗎”隨后對韓全誨破口大罵,罵痛快了,就出城投降了朱溫,拿去了“繼”字,恢復原名“符道昭”。
“倒楊運動”中,楊復恭逃到楊守亮的興元府,尋求庇護,最終,楊守亮與楊復恭全部被消滅。李繼昭用楊復恭的典故,喊出了李茂貞集團內部的真實心聲。
李茂貞何許人也,他絕不會當第二個楊守亮的。
五代十國往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