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玄暉也是深得朱溫信任的心腹爪牙,屁股決定腦袋,身為總政委,蔣玄暉的信條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所以行事謹慎,不敢涉險冒進。
葛從周與之針鋒相對,說道“行軍打仗在于捕捉戰機,而戰機的捕捉則取決于上將,也就是我。戰場形勢瞬息萬變,豈能循規蹈矩你不懂。”
隨后,葛從周命令張存敬、氏叔琮率主力部隊留守,自己親率一支偏師北上迎擊劉仁恭。
雙方在滄州西北面的老鴉堤遭遇,劉仁恭萬萬沒有料到自己竟然會遭受阻擊,只能倉促應戰。
葛從周帶有偷襲性質地攻擊大獲全勝,斬殺敵軍三萬余人,俘虜敵將一百多人,繳獲戰馬三千匹。
劉仁恭狼狽后撤,退守瓦橋。驚魂未定的劉仁恭繼續向李克用連發告急書信,“滄州危急幽州危急河北危急”
李克用于是向東昭義戰場投送了第二梯隊的進攻力量,這次是由李嗣昭率領的五萬人;
鎮州王镕派來使者,調解朱溫與劉仁恭的沖突;
正巧,滄州戰場連降暴雨,不利進軍。
雖然李克用沒有借道成德馳援幽州,而是選擇圍魏救趙,猛攻東昭義,但鎮州王镕的調解特派員已經出現,朱溫基本達成了北伐的戰略目標,且天公不作美,天意既然如此,那就順勢撤兵,賣給鎮州王镕一個順水人情,收下這個政治籌碼。
朱溫能掐會算,李克用亦非等閑。二人的戰略頭腦難分伯仲。朱溫要把李克用騙到河北,李克用則要把朱溫拉回到太行山。料你朱溫圍點打援,我偏偏圍魏救趙。
雖然朱溫掌握著主動權,但換個角度來審視的話,北伐幽州的舉動也可以看做是朱溫被河北事務牽制。趁此機會,李克用不但沒有從昭義戰場撤軍,反而加大了兵力投入。
當李克用幫助劉仁恭的時候,劉仁恭客觀上也是在幫李克用。
李嗣昭高歌猛進,接連擊敗東昭義的汴軍,并包圍洺州。
朱溫親率主力部隊赴援洺州,還未抵達,就得到消息洺州失守。朱溫命葛從周迂回到洺州以北,自己則率主力在南面平推。
李嗣昭聞訊大驚,為避免落入被合圍的窘境,竟然主動棄城逃跑。
葛從周料定李嗣昭必由青山口穿太行山而西遁,于是提前趕奔青山口設伏。
由于太行山這個天然屏障的存在,李嗣昭只有兩條撤退的路,一條就是青山口;另一條則是繼續往北,借道成德,從太行山最北端繞行回河東。除此之外,他就只能強行穿越汴軍的轄境了。顯然,青山口是最快捷、最安全的路線。
最安全的,也是最危險的。
李嗣昭剛剛撤到青山口,就遭遇葛從周的伏擊,損失慘重,狼狽逃回河東。
朱溫保全了東昭義地區。保全,不是朱溫的目的。
把河東兵趕回太行山以西之后,朱溫下令葛從周,乘勝繼續向北,目標鎮州成德軍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