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薛貽矩
臭不要臉。上文有敘。
6,趙光逢
趙光逢,曾祖父趙植,嶺南東道節度使祖父趙存約,興元府推官相當于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父親趙隱,懿宗、僖宗朝宰相。
趙隱為人低調謙遜,早年家貧,兄弟幾人吃苦耐勞,種地養家,再苦再累也絕不向親朋好友尋求接濟。身居相位之后,也沒有忘本,退朝回家之后,就脫下象征權力地位的朝服,而換穿便服。
趙光逢不僅聰慧好學,也遺傳了父親的低調謙和,很守規矩,人送外號“玉界尺”,以形容他正直溫和,言行舉止可為世人做表率。
曾經有一位女道士把二十兩黃金寄存在他家,后來天下大亂,女道士不幸客死他鄉,二十年后,趙光逢將這二十兩黃金上繳給當地行政長官,請求官府出面把黃金交付給當地道觀,人們驚訝地發現,黃金上二十年前的封條完好如初。
趙家祖孫三代都堪稱道德模范。
趙光逢在僖宗朝進士及第,后為翰林承旨。“三鎮犯闕”時,昭宗幸石門,趙光逢沒有跟隨,昭宗派宦官詔令他來行宮,趙光逢稱病不前。
后因政局動蕩,趙光逢辭官歸隱,有五六年之久。后來他的一個學生得到了重用,他也因此進入朝廷,重新做官。
這個學生就是柳璨,趙光逢是柳璨進士及第時的主考官。
趙光逢清心寡欲,并不貪戀高官厚祿,更厭倦骯臟齷齪的政治場,雖然在朱溫篡唐之后榮升宰相,卻屢次上表乞骸骨,堅決要求退休,終以太子太保致仕朱溫死后,兒子朱友貞登基,再次啟用他為宰相,趙光逢七次上表,托病辭職乞骸骨,以司徒致仕兩年后,皇上發現他骸骨尚存,再次拜為宰相后唐滅了后梁,仍然重用趙光逢,而趙光逢也一直托病辭職,最終在后唐的第二位皇帝明宗時,得以太保致仕,封齊國公,死于洛陽,詔贈太傅。
趙光逢的弟弟趙光胤在后唐初年也榮登相位,某次趙光胤去哥哥趙光逢家中做客,無意間聊了幾句時政。第二天,趙光逢就在大門上題寫四個大字莫談國事其謹慎如此。
趙光逢在兩個朝代后梁,后唐做宰相,四次堅請退休,品行端正,不負“玉界尺”之雅稱,脫離了低級趣味,文人搢紳全都尊他為道德模范、行為準則。
五代十國往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