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南方諸藩如潭州馬殷、福建王審知、廣州劉隱等,皆向朱溫稱臣納貢,而由于淮南勢力的阻隔,荊南地區就成為南方貢賦進入汴州的必經之路。
高季昌經常干的一件事,就是攔路搶劫,“留其使者,掠取其物”。人家是給你爺爺送錢,你還劫人家,不愧孫子。
面對高季昌的搶劫行為,路途遙遠的如福建等,只能寫信譴責抗議,而像潭州馬殷這樣,與之相鄰又實力強大的,就武力維權。
而每當受害者提出抗議,“以書責誚,或發兵加討”時,高季昌總會乖乖地交出全部違法所得,低三下四賠禮道歉,“即復還之而無愧”。
據史籍描述,荊南“地狹兵弱,介于吳、楚”,前文也多次提到,荊南地區屢遭戰火侵襲,幾乎成為千里無人區,實力很弱。既然如此,要么就別招惹南方諸藩,別手賤,規規矩矩做爺爺的看門狗;要么就一不做,二不休,對,是我搶你的,就搶了你了,怎么招吧,我怕誰我爸是李剛不對,是李讓,我爺爺是朱溫
運鈔車一來就搶,人家一抗議就物歸原主,吃飽了撐的更關鍵的就是“而無愧”這三個字,真丟盡天下劫匪的臉。
南方諸藩也因此送給高季昌一個響亮的雅號“高賴子”。
潭州馬殷就曾不堪其擾,發兵攻打,武力維權。唯恐天下不亂的跳梁小丑朗州雷彥恭拍手叫好,與馬殷組成聯軍,共同征討荊南高季昌。
沒羞沒臊的高季昌立刻賠禮道歉,向馬殷求和。
朗州雷彥恭依附于淮南勢力,潭州馬殷則是依附于朱溫。打狗看主人,既然高季昌認錯,馬殷也不好繼續追究,于是接受了高季昌的求和請求,撤兵。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朗州雷彥恭不甘心無功而返,于是他東結淮南、西連巴蜀,干起了高季昌邀劫貢路的營生,不斷騷擾荊襄之地。
朱溫怒了,孫子舍不得打,你個“淮夷走狗”還舍不得打于是詔令高季昌、馬殷征剿雷彥恭。
雷彥恭立刻向淮南求援,淮南楊渥派兵救援。
此一戰,淮南再次失利,兩位帶兵主將泠業、李饒被擒殺。雷彥恭孤立無援,不久之后,朗州也被攻克,弟弟雷彥雄等核心成員七人,被械送汴州,皆被斬殺于汴橋之下,雷彥恭逃入淮南。
關于雷彥恭的下場也有爭議,有的說逃入淮南,并最終死在淮南;有的說攻克朗州時被擊斃;有的說兵敗后投江自殺。
潭州馬殷無疑是這場混戰中獲利最大的贏家,因為朗州、澧州全部被馬殷接管、控制,朗州武貞軍從此被潭州馬殷吞并,潭州馬殷的實力得到大大加強。
以,就是楊渥襲位淮南之后的對外動作,五路出擊,攻打三面強敵。淮南雖兼有了江西之地,卻讓杭州錢镠統一了兩浙,讓潭州馬殷兼有了朗州武貞軍,還丟失了淮西唯一的盟友雷彥恭,而在這一系列的對外征戰中又損兵折將,損失慘重。
總的來說,楊渥襲位后,淮南勢力在外部環境的經營方面,是虧損的,而在內部權力的經營,則更是巨虧。
內部的虧損到了什么地步楊渥驗證了周隱的說法,他不是守家之主,他虧掉的,是父親留給他的基業。
喜歡五代十國往事五代十國往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