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間,伶人奏樂助興,所奏曲目為百年歌,前半段氣勢磅礴、恢宏大氣,后半段凄涼悲愴,大意是英雄遲暮。當奏至后半段,旋律甚悲,李克用等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坐上皆凄愴”。
李克用慨然捋須,抬手指著年僅5歲的李存勖,說道“我們老啦李克用時年33歲,后浪推前浪,以后的世界是屬于他們這代人的。這孩子不同凡響,二十年以后,他能代替我征戰此地。吾行老矣,此奇兒也,后二十年,其能代我戰于此乎”
驚人的預言。二十年后的今天,李存勖果然帶兵來了。
其實李克用“戰于此”未必指的是三垂崗,我們可以直譯為“這片土地”,可以廣義地理解為“天下”或“中原”,正確的翻譯應該是我們的子孫將會繼承我們這一代人的志向,為了河東集團的壯大前赴后繼、繼往開來。
巧了,二十年后,李存勖真的“戰于此”。
三垂崗上,李存勖觸景生情,睹物思人,提起了這段往事,身邊諸位老將周德威等更是老淚縱橫。
李存勖滿滿斟一杯酒,高舉問天,“愿先王在天之靈,保佑我軍旗開得勝、馬到成功”緩緩灑入腳下的土地。
很感人,但這不是李存勖簡單的矯揉造作、煽情催淚,這同樣蘊含著李存勖出色的政治智慧。
利用地點和時間上巧合,來一波回憶殺,非常婉轉地強調了幾個重要信息我李存勖繼承河東的合法性先王20年前就說了我將率領你們把河東集團帶回到20年前的巔峰時刻我們此行有先王神靈的保佑,必勝
諸位前輩老將們泣不成聲,發自內心地擁護幼主李存勖,暗自發誓要為河東集團獻出生命。
潤物細無聲。
自李存勖襲位以來,他的政治智慧表現地淋漓盡致。三歲看小,七歲看老,難怪唐昭宗、李克用都非常看好他。李亞子,不亞其父。
次日清晨,濃霧彌漫,不見天日,難分晝夜大霧晝暝,對偷襲極為有利。天佑河東。
李存勖判斷的沒錯,后梁軍隊自上而下都彌漫著迷之自信,驕傲大意、消極懈怠,前線居然不設巡邏斥候。當李存勖率軍抵達“夾寨”時,后梁軍隊的將士們還在蒙頭大睡。
河東兵團神出鬼沒,從濃霧中突然降臨。
周德威率部攻西北角,李嗣源率部攻東北角。填平壕溝、拆毀柵欄,一擁而入,縱火焚燒,戰鼓齊鳴,殺聲四起。后梁軍隊立刻陷入一片慌亂,根本無心迎戰,紛紛向南逃竄。
后梁損失的將士數以萬計,丟棄的糧草輜重堆積如山,大將符道昭被擊斃。
周德威果然一馬當先,第一個沖到潞州城下,向城中李嗣昭喊話,說先王已死,幼主李存勖親征,已經攻破夾寨,后梁軍隊已經逃走,可以打開城門啦
李嗣昭望著城下的周德威,牙關緊咬,怒目而視,憤然對身邊人說道“這廝一定是投降了朱賊,要來騙開我的城門。看我不殺了他”于是就要下令亂箭射死周德威。
身邊左右急忙勸阻,說先搞清楚真相再殺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