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珪篡權
朱友珪弒父之后,嚴格封鎖消息,秘不發喪,他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首先,他第一時間派貼身宦官丁昭溥馳赴東都,矯詔命朱友貞誅殺朱友文。
天亮后,朱友珪假傳朱溫圣旨,大意是說朱友文企圖叛亂,派刺客到宮中行刺,幸虧朱友珪救駕及時,但朕病情嚴重,又受驚嚇,快不行了,無法主持國家大事,就讓朱友珪暫時監國攝政吧。
其次,大舉挪用國庫,用重金賄賂文武百官及禁軍將士,收買人心,爭取支持。
兩天后,丁昭溥返回洛陽,報告說朱友貞已經奉“詔”處死了朱友文。最大的競爭對手已死,朱友珪這才敢對外宣布朱溫駕崩的消息,并偽造遺詔,說讓朱友珪承繼大統。
于是,朱友珪于朱溫柩前即皇帝位。
登基之后,朱友珪自知帝位來路不正,缺乏足夠的底氣,于是繼續向重要的政治勢力、派系山頭行賄。例如拜韓勍為忠武軍節度使,又兼匡國軍節度使提拔河中朱友謙為中書令加授吳越王錢镠為“尚父”
政變之后,后梁時局動蕩,勢力單薄的朱友珪只能處處妥協退讓。
許州發生兵變,節度使韓建被殺。
韓建,與王建合稱“二建”,最早隸屬忠武軍,被楊復光挑選為“忠武八都”統領之一,與朱溫既有對抗,亦有同袍之誼。后坐鎮華州鎮國軍,成為關西集團的重要組成部分。曾將昭宗扣留在華州,并制造了“十六宅慘案”,后來投降朱溫,并在昭宗設計暗殺朱溫時,躡足救之,朱溫遂把韓建當成救命恩人,甚是禮遇之。
后梁建立之后,韓建享有極高的社會地位,屬于政壇前輩,半個政治花瓶,后梁吉祥物。
這樣一位重量級政治人物被殺,朱友珪不予追究,讓韓勍兼領許州匡國軍。
北伐軍總司令楊師厚更是直接殺死了魏博軍的總指揮官,繼而強行接管魏博軍。朱友珪不敢追究,順水推舟,任命楊師厚為魏博軍節度使,而調羅周翰做宣義軍節度使,至此,魏博軍歷經三世羅弘信、羅紹威、羅周翰,終于易主
駐防懷州的龍驤軍嘩變,沿途燒殺搶掠,朱友珪派人鎮壓
河中朱友謙,本名朱簡,朱溫討伐河中時歸附,主動以姓氏高攀,死乞白賴地認朱溫當干爹,遂被收做養子,賜名朱友謙。面對朱友珪的收買,朱友謙不為之所動,拒絕了“中書令”的加封,并指出朱溫死得不明不白,朱友珪帝位不正。言外之意,他也有心以先帝養子的身份,問鼎洛陽。
這時候,朱友珪派來使節,邀請朱友謙進京面談。
朱友謙粗暴地對使節說“先帝死于非命,我正要帶兵去洛陽問罪呢”
收買不成,只能征討,朱友珪命康懷貞、韓勍率部征討河中。
朱友謙轉而向河東獻城投降。李存勖派李存審、李嗣肱、李嗣恩增援,擊退后梁軍隊。從此,無比重要的戰略要地河中,就成了河東集團的勢力范圍,對后梁形成了足以滅頂的合圍之勢。
大謀士敬翔是朱溫最信任的謀士,沒有之一。君臣二人的關系非常鐵,鐵到難以想象的程度共用一個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