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溫批準。
劉隱、劉巖,同母兄弟,他們的母親就是韋氏。雖然他們的出身并不高貴,但他們有個有文化、有教養的母親,韋氏可是書香門第,宦門之后。孟母三遷,岳母刺字,韋氏夫人少不了對孩子的栽培,我相信劉隱之所以有著較高的政治覺悟,能在亂世的誘惑中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能在政治投機中取得巨大收益,離不開韋氏夫人的影響。
從劉隱到劉巖,兄弟倆無一例外地非常重視文化教育,積極招攬知識分子,高薪聘為幕僚,并在境內大力開設學校,教化民眾。當時中原戰亂不止,很多念書人因此投奔到嶺南,獲得了重用,為地方發展做出了貢獻。
那時,劉隱不僅控制了兩廣地區,還控制了安南地區,穩居帝國最南端。在兄弟倆人的不懈努力下,兩廣地區不再是那個流放犯人、蠻荒煙瘴的不毛之地,而是繁榮穩定的世外桃源。
在此期間,劉隱扣留了朱溫派來的高級官員,趙光裔“抬棺六臣”、“玉界尺”趙光逢之弟、李殷衡李德裕之孫。劉隱是溫和的扣留,“深禮之”,厚待不遣,因二人德才兼備,且出身名門,德高望重,既可以為嶺南事業添磚添瓦,又可以做政治花瓶。
劉巖襲位后,潭州馬殷繼續向南擴張勢力范圍,二者終于接壤,產生利益沖突,繼而升級為軍事沖突。
劉巖取得了勝利,卻立刻向馬殷示好,表示愿意締結姻親,永結盟好。看,劉巖的政治頭腦絲毫不比哥哥劉隱差。
于是,馬殷同意把女兒嫁給劉巖。
乾化五年915,劉巖派高級幕僚到潭州迎親,馬殷派弟弟馬存送親。雙方化干戈為玉帛。
有了地區霸主潭州馬殷的撐腰,劉巖更加有恃無恐,趁后梁國事衰微潞州、柏鄉,直接疏朱友貞,求封“南越王”,并加總司令銜都統。
朱友貞拒絕。
劉巖大怒,于是斷絕朝貢,宣布脫離后梁。劉巖搞“嶺獨”的理由當然不能是求王爵不成,他找了一個對朱友貞來說最為致命的理由帝位來路不正。直呼后梁政權為“偽廷”。
又經過一年的準備,公元917年8月,劉巖在廣州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大越”,建元“乾亨”,大赦天下,任命趙光裔為兵部尚書、李殷衡為禮部侍郎,原節度副使楊洞潛為兵部侍郎,三人同加宰相銜同平章事;興建皇家祖廟,追尊祖父劉安仁、父親劉謙、哥哥劉隱為皇帝;將廣州升格為興王府。
次年,劉巖攀龍附鳳,硬說自己是漢室宗親,漢高祖劉邦之后,故而改國號為“漢”,史稱“南漢”,為“十國”之一。
劉巖深知縱橫捭闔,在稱帝的同時,派使節出訪淮南,通告嶺南獨立建國的消息,順便勸淮南楊渭也登基稱帝。
劉巖稱帝后,冊立馬殷的女兒為皇后。
如此一來,潭州馬殷、淮南楊渭就成了南漢的天然屏障,后梁政權對“嶺獨”分子劉巖鞭長莫及。
對于劉巖的獨立稱帝,后梁中央朝廷能做的確實非常有限,無非是下詔剝奪劉巖的一切官職、爵位,然后命令杭州錢镠前去征討。
杭州錢镠欣然接受詔書,表示自己積極擁護后梁帝國的領土完整,更對國家分裂分子予以強烈譴責動嘴不動手。
從此之后,后梁政府徹底失去了嶺南地區。
喜歡五代十國往事五代十國往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