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習是個什么樣的人,李嗣源非常清楚。王公儼分明是趁火打劫,想發一筆國難財。汴州張諫、滑州于可洪的前車之鑒還不夠觸動你青州王公儼嗎
敲詐李嗣源,不是不可以,例如荊南高季昌、杭州錢镠,就憑你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兵小將,也想勒索李嗣源癡心妄想。
李嗣源下詔,為表彰王公儼同志維護青州秩序,特任命其為登州刺史。王公儼接到任命后,拒絕赴任,上表稱軍隊、百姓實在太熱情,盛情難卻,實在脫不開身,請皇上見諒。
可以啊,那朕幫你脫身。
符習鎮不住你,有人能鎮住你。李嗣源命霍彥威當青州平盧軍節度使,調集重兵,武裝接管。走不走不走干死你
王公儼哪兒敢惹霍彥威啊立刻卷鋪蓋卷兒,帶著全家趕赴登州。
霍彥威這會兒想走啦照樣干死你
霍彥威派部隊向東急追,“懲其初心”,將王公儼一家生擒,然后滿門抄斬,其同黨亦享受滿門抄斬的頂級待遇。在被列入“王公儼同黨”名單中的,就有一個叫韓光嗣的人。
這位韓光嗣同志,時任淄青觀察支使,簡單說,就是青州平盧軍第三把手,前面是節度使、節度副使。他的父親是侍御史韓殷,祖父是太常卿韓鈞,祖孫三人并不太出名,之所以被載入史冊,是因為韓光嗣的兒子。
霍彥威平青州,韓光嗣被列為“王公儼同黨”,也要享受殺全家的待遇。他的兒子韓熙載,趁亂逃走,經好友李谷的幫助,輾轉逃到了淮南。
李谷把他韓熙載送到后唐與淮南的邊境正陽,面前就是淮河,河對岸就是淮南楊氏集團的地盤了。兩位有人置酒狂飲,推心置腹,說了一大堆離別的話,其中一句對話成為永世經典
韓熙載對李谷說道“如果淮南能用我當宰相,我就能指揮大軍,長驅直入,平定中原”
李谷則對韓熙載說道“如果中原能用我當宰相,我吞并淮南如探囊取物。”
二人“哈哈”大笑,隨后灑淚分別。
這便是成語“探囊取物”的來源。
日后,李谷果然被后周世宗用為宰相,并在李谷的謀劃下,吞并了淮南而韓熙載到了淮南之后,則更有意思,在此先不做展開,因為可講的東西實在太多,引人深思的東西也實在太多,這里只簡單提兩句他曾力勸淮南趁契丹滅后晉的時機北伐中原,未被采納他死后才被淮南集團追贈宰相他最為人們熟知的,是一副韓熙載夜宴圖。
也有觀點認為這句對話是出現在后來的來往書信中,而不是正陽分別時。但后者更加浪漫,兩位才子分投兩國,各事其主,卻能推心置腹,坦誠不公地表達自己的宏偉志向,終極目標都是要完成統一大業,想象一下當時的畫面,真的很浪漫。
五代十國往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