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出于軍事防御考慮,高季昌修筑了雄楚樓、望江樓、高氏堤,特別是高氏堤,有效治理了荊南水患,“居民賴之”,無論我們再怎么黑他,高氏堤都是不可抹殺的功績之一。
而要說高季昌的過失,史官給出了答案,說他有兩大重大失策入覲洛京,勸唐伐蜀。
荊南以彈丸之隅,處四戰之地,地狹兵弱,但他總能充分利用地緣政治來借力打力,表面上乍看起來是反復無常、卑鄙無恥,實際卻是弱小的高季昌以一己之力抗衡諸強鄰,期間或戰或和,史官評價說他“戲中原于股掌之上,其亦深講于縱橫之術也哉”
縱橫捭闔、戲中原于股掌能把卑鄙無恥、反復無常、見利忘義說得如此清新脫俗,我也真是自愧不如了。
當然,高季昌父子榮膺“高賴子”榮譽稱號的原因略有不同。比如高季昌,給我們的直觀感受是專業劫匪三十年,誰的東西都敢搶,之前是利用其交通樞紐的地利條件,打劫南方諸藩的入朝貢賦,近來干脆直接劫皇綱,劫了李嗣源的蜀地戰利品,還劫了李嗣源送給馬殷的寶馬、美女唯一給人感覺有些無賴的地方,就是每當受害者上門維權,他就把贓款贓物如數奉還,并且“而無慚色”。
他的繼任者則真正把“反復無常”發揮地淋漓盡致,一會兒向中央朝廷稱臣,一會兒向南吳稱臣,有奶就是娘。
而荊南不僅地狹兵弱,政治上也總是矮人一頭,周圍的鄰居相繼稱帝建國,唯有荊南始終向其他勢力稱臣,而他稱臣于別國的原因則是“利其賜予”,給奶就喊娘,給錢就喊爹。“故諸國賤之,皆目為高賴子,又曰高無賴”。賴子的意思是“奪攘茍得無愧恥者,為賴子也。”
關于他繼任者的精彩表演,后文將會呈獻。
高季昌也善于用人,某次命大將倪可福監督工程,結果工期拖延,高季昌大怒,當眾責打倪可福。事后,高季昌找來自己的女兒倪可福兒媳,讓她回家給倪可福帶話,說自己當時是為了樹威,故意做給別人看的,不是真的要羞辱他,請他不要多想。令讓女兒給自己的這位愛將、親家公帶去黃金一百錠,作為補償。
這就是高季昌的管理藝術和用人之道。
關于高季昌,還有個美麗的傳說老嫗迎王
據說高季昌年輕時跟隨朱溫出征,中途一位老婦人秉燭侍奉,態度甚是恭敬,高季昌不解,問她為何如此。
老婦人說剛才夢到有人敲我房門,說“快起來,快起來,有裂土封王的人來啦”我趕緊起床,剛剛盥洗完畢,您就帶兵來此,所以您就是神人口中那個要裂土封王的人,我當然不敢怠慢。
高季昌聞之大喜,后來果然領鎮荊南,漸至王爵之位。
亂世中最不缺乏的就是這類故事,比如王建,就有躲進墳墓,被小鬼呼為“蜀王”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