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溫在揚州名為調查徐知訓被殺案件,實際是考察徐知誥對揚州的控制力。
試想一下,連駱知祥都被徐知誥策反、留在徐知訓身邊的刁彥能也早就暗投徐知誥,其他的文武群臣自然不在話下,就連自己的另一個親兒子徐知諫也堅定不移地擁護徐知誥徐溫驚訝且惶恐地發現,揚州內外已經被徐知誥牢牢把控,于是,這才就坡下驢,順從眾人說辭,承認徐知訓之死完全是他咎由自取、死得活該。
停止兇殺案追查和清算工作,宣告著徐溫向徐知誥的全面妥協。
于是,徐溫無奈地任命徐知誥為淮南節度行軍副使、兼內外馬步軍副使等一系列官職,基本是接盤了徐知訓的權力。又任命徐知諫坐鎮潤州,接替徐知誥。隨后便返回昇州,離開了揚州這片傷心地。
徐知誥坐鎮揚州后,與徐知訓的行事風格截然相反。他對傀儡楊渭畢恭畢敬,對文武群臣態度謙遜,禮賢下士,且制定的政策十分寬大仁慈,比如宣布免除之前的所有欠稅,本年的稅賦允許順延,等莊稼成熟后再補繳。
除此之外,徐知誥還采用謀士宋齊丘的建議,廢除了苛捐雜稅。此前,淮南地區有兩大主要稅目人頭稅、田地稅,還要求百姓必須上繳現金,而不能以實物相抵。如此一來,老百姓就需要把生產出來的商品賣掉,換成銅錢,而商品價格又受政府的宏觀調控跟后唐孔謙的“剪羊毛”、“割韭菜”異曲同工,政府以行政命令干預市場,薅百姓的羊毛,變著花樣地搜刮民脂民膏。
宋齊丘建議徐知誥直接廢除“人頭稅”和一切不合理的苛捐雜稅,允許百姓上繳實物,抵充稅款,并且用豐厚的條件予以鼓勵,比如價值一千文的綢緞,可以實際抵充三千文。
徐知誥全盤接納。
政府大規模減輕人民稅賦壓力,最大化刺激了人民生產勞動的積極性,于是一夜之間,江淮地區再無荒田,原來荒蕪的田地全被開辟成了良田,房前屋后全是桑樹,百姓種田紡絲,國富民強。
也有官員表示不能理解,拿著算盤找宋齊丘、徐知誥理論,說減稅一時爽,國庫火葬場按照推算,政府每年將損失數以億萬計的稅收
宋齊丘則說財富根本沒有減少,更沒有縮水,只不過是藏富于民罷了,豈有百姓人人富足、而國家貧弱的道理眼光放長遠些嘛,小同志。
宋齊丘,好學有大志,尤其擅長縱橫捭闔、陰謀詭計之術尤喜縱橫短長之說,初字超回,后改為子嵩。原因是宋齊丘曾因嫉妒而排斥汪臺符,汪臺符就給他寫了封書信,雅罵之,曰“聞君齊大圣以為名,超亞圣以為號。”
大圣說的是圣人孔子孔丘,亞圣現在一般指孟子,而在宋朝以前,亞圣一般指顏回。汪臺符的意思是,您的名字是“齊丘”,比肩孔圣人自號是“超回”,超越亞圣顏回,您也忒不要臉了吧
宋齊丘趕緊就把表字改為“子嵩”。
五代十國往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