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康延孝在得知董璋去遂州殺朱令德時,非常驚駭。他驚駭的不是朱令德死得冤,而是李繼岌為什么不派他前去。
展開一幅地圖,康延孝的疑慮就會一目了然李繼岌率主力部隊在北,遂州在南,而康延孝的殿后部隊正好在二者之間。李繼岌舍近求遠,讓身邊的董璋而非距離更近的康延孝去執行任務,引起了康延孝的猜疑,“莫非李繼岌不信任我還是說李存勖不信任我”
其次,董璋率部途徑康延孝的駐地時,沒有停留拜謁,而是“三過家門而不入”,率領部隊以戰斗姿勢迅速經過康延孝的防區由此,更加堅定了康延孝的顧慮,看來朝廷是不信任自己的。
實際上,康延孝想的太多了。
李繼岌之所以舍近求遠,是因為這項任務不光榮、卻很艱巨,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更不能提前走漏風聲,否則朱令德并會有所準備。命令的傳達多一道中轉,就多一份泄密的可能,所以李繼岌只能減少信息傳遞的環節,讓身邊的將領直接去執行,而不是把機密層層轉達給康延孝。
董璋“三過家門而不入”,是為了趕時間,道理跟上述原因一樣,不僅要縮減消息傳遞的環節,更要縮短執行時間,越快越好,避免夜長夢多。
康延孝誤會了,后果卻是很嚴重的。
望著董璋的隊伍絕塵而去,康延孝的心里非常不是滋味,于是與手下諸將置酒,借酒消愁。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這頓酒是在極其恐怖和詭異的氣氛中喝的,郭崇韜、朱友謙的死極大刺激著每一個人,而董璋奉命去遂州的誤會更是如同一片烏云,籠罩在康延孝等人的心頭,揮之不去。
大家只是唉聲嘆氣地喝悶酒,與往日的把酒言歡不同,這次酒宴上,除了長吁短嘆,更無他聲。
過了很久,康延孝忽然把酒杯往桌上重重一摔,把諸將嚇了一跳,循聲望去,但見康延孝臉色漲紅,連眼珠都成了紅色,血灌瞳仁。
“國家南取大梁、西平巴蜀,全是仰仗郭崇韜的謀略和我的戰功;至于形成鉗形攻勢、牽制后梁主力,則是朱友謙的大功獨一份。今天,郭崇韜和朱友謙均無罪而慘遭滅族之禍。等回到洛陽,我康延孝就是下一個。冤枉啊老天爺啊,難道這就是命嗎”
說到動情處,康延孝放聲痛哭。
康延孝所率領的這一萬兩千人,大部分都是河中籍將士,也就是宦官戲子口中的“朱友謙同黨、舊部”,這些人也號啕痛哭,“是呀,朱友謙有什么罪,竟遭滅門慘禍我們若回到洛陽,也肯定會成為第二個史武。”
哭罷多時,河中籍將領異口同聲道“我們絕不回洛陽”
隨后,康延孝煽動將士恐懼及不滿情緒,集體嘩變,一萬兩千人在康延孝的帶領下調頭往南走,一路殺向成都。康延孝自稱西川節度使、三川制置使等官職,并移檄成都,稱奉詔前來代替孟知祥,又派人給李繼岌捎去一句話,說河中籍將士嚎哭不止、軍心不穩,有叛亂的苗頭,我就先留在這里幫忙安撫一下,您不用管我,回您的洛陽吧。
三天時間,康延孝招降納叛,迅速地拉攏起一支五萬人的部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