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知祥與趙季良是舊相識,有一定的交情,知道趙季良是個文武雙全的人才,至于轉運糧餉之事,是各司其職、各事其主,于是便上疏朝廷,請求把趙季良留在西川,并表奏其為西川節度副使。
兵,你擴了錢,你留下了還要扣留朝廷的人才,挖社會主義墻角你到底想干嘛
李嗣源降制,任命趙季良為果州團練使,拒絕了孟知祥的請求。
孟知祥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將制書藏匿,把趙季良強行扣留,再上一道奏章,請求朝廷開恩,批準自己的請求,再次得到否決后,第三次派使節到洛陽陳情。
事不過三,而且趙季良已經被孟知祥扣留不遣,李嗣源不得不順水推舟,答應了孟知祥的請求,讓雙方都有面子。
就這樣,趙季良成為了西川節度副使,成為了孟知祥最重要的謀士,此后無論大事小情,孟知祥都要找趙季良商議對策。趙季良也成為孟知祥日后的開國勛臣之一。
有了錢糧,有了軍隊,有了人才,孟知祥還要消除最后一個后顧之憂,那就是自己在后方的家眷。于是派人到太原迎請自己的妻兒老小到成都。
弱勢的李嗣源為了顧全大局,處處忍氣吞聲,委曲求全,然而不要忘了他身邊有個“鷹派”官員,安重誨。
安重誨早就看孟知祥不順眼了。因為孟知祥是李存勖任命的西川節度使,他是李存勖的姐夫,不是李嗣源的姐夫,他是李存勖的人,不是李嗣源的人。如果能把孟知祥調回中央,是最好不過了,然而這是天方夜譚,連趙季良都回不來,孟知祥能回來嗎
在安重誨看來,西川孟知祥早晚必反。
東川呢不用說,也會反。
東川節度使董璋,與孔循、荊南高季昌是干兄弟,都是汴州首富李讓的家奴,后被李讓認作養子,而李讓又被朱溫認作養子,所以董璋、孔循、高季昌都是朱溫的干孫子。
李存勖推翻后梁,董璋歸降,大量賄賂后唐權貴,因而保住了高官厚祿,得到了李存勖的信任。
與孔循和高季昌一樣,從奴隸逆襲的董璋具有敏銳的觀察力,他很精明地抱上了郭崇韜的大腿,力舔郭崇韜。隨軍伐蜀,獲得了鎮守東川的美差。
西川孟知祥、東川董璋,全是郭崇韜的人,這是郭崇韜遭人構陷的話柄之一。是郭崇韜的人也罷,是李存勖的人也罷,總之,不是李嗣源的人。
特別是董璋,還與孔循是干兄弟。而孔循與安重誨的關系也很微妙,前期如膠似漆,后來因“李嗣源選兒媳”一事,孔循出賣安重誨,兩人反目成仇。
這就是有些史書在談及董璋與安重誨的關系時,會給出兩種截然相反解釋的原因。有的史料說安重誨猜忌董璋而予以打壓,最終將其逼反有的則說安重誨保護董璋,并想利用董璋來打壓孟知祥。
書不盡細。本書給出看清事實本質的金鑰匙安重誨與孔循的關系。前期安重誨與孔循相好,所以想扶董滅孟,與孔循決裂后則是掃董滅孟。
安重誨力主削藩,布局兩川,他究竟做了哪些布局,又會收獲什么結果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