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李從益
競選優勢“惟此兒生于皇宮,故尤所鐘愛”;養母王德妃最受寵
競選劣勢非嫡出,年幼
李嗣源一直沒有明確皇太子人選,登基之初,命李從榮出鎮魏博、同平章事;同時,還命李從厚當首都市長、同平章事、判六軍諸衛事。也就是說,李從厚身居京師,還掌握著中央禁軍。
李從榮對此非常不滿。一般來說,身居京師且掌握兵權,是繼承皇位的一般套路,而被外放到地方,則是非常危險的政治信號。
比如契丹的皇太子耶律倍,就是被安置在了東丹國,而他的弟弟耶律德光則留在中央,還掌握著兵權,所以在耶律阿保機死后,才毫無懸念地出現廢長立幼的局面,次子耶律德光登基坐殿,而耶律倍被逼棄國遠走,來到了后唐。
李從榮心中充滿疑慮、怨恨,于是變得更加驕狂、暴躁,甚至賭氣不再處理公務。
李嗣源對此憂心忡忡,于是在左右近侍中,挑選了一個平時跟李從榮關系最鐵的人,派到太原府此時李從榮已移鎮河東,跟李從榮一起生活,以便時刻勸導。
李從榮卻更加猜忌,因為名為勸導、服侍,實際不就是監視嗎給我派監軍、安眼線父皇這么不信任我了嗎這是要對我動手嗎
而這位被派來的侍從,也天真地認為政治場中還能延續友誼,于是對李從榮說道“李從厚態度恭敬、行事謹慎,禮賢下士、頗得人心,他的言行舉止很有年少老成的風范。你這個當哥哥的,應該多努力,不要讓自己的名聲被弟弟超過。”
這是肺腑之言,也是逆耳良言。李從榮聽候非常不高興,強忍著沒有對他發作,等把他打發出去之后,李從榮找來自己的親信步軍總指揮楊思權,對他說道“中央的人全都在夸贊李從厚,而竭力貶低我,難道說我要被罷黜我該怎么辦”
楊思權的思想更加單純,他先勸李從榮道“您手握強大的軍隊,占據帝國最重要的藩鎮河東,又有我這樣的勇將效力,還有什么可擔心的”隨后建議李從榮加緊制造武器鎧甲、招兵買馬、訓練士卒。
退下來之后,楊思權又找到那名隨從,警告他道“你總是稱贊李從厚、壓制李從榮,你到底想干啥咱們怎么就不能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好好扶保李從榮”
那人聽聞此言,大驚失色,心說你還問我想干什么,我倒想問問你們想干什么。于是急忙把這番話密奏給副留守馮赟。
李嗣源任命李從榮坐鎮河東時,任命馮赟為副留守、楊思權為步軍總指揮,輔佐李從榮。也就是說,馮赟和楊思權也是李嗣源的耳目眼線。不同的是,楊思權很傻很天真,傻到忘記了自己的職責。
馮赟立刻把這些事情密奏李嗣源。
李嗣源隨即召楊思權進京,改任為禁軍將領,也就是常說的明升暗降,總之是不能留在李從榮身邊了。不過也因擔心進一步刺激李從榮,李嗣源并沒有過多懲罰楊思權,也沒有提他勸李從榮整軍備戰的事。
這件小事反映出了李從榮與李從厚之間的激烈競爭,說明在當時的朝廷里,有一股巨大的能量在推進李從厚繼承皇位,或者,更準確的說,應該是阻止李從榮繼位。從后來的故事發展可以看到,所謂的文武百官或地方藩鎮,也真沒幾個是真心擁護李從厚的。
李從榮隱隱感受到了這種危機,所以急于確立自己儲君的身份,而他的輕佻暴躁的性格也成為他即位路上的最大絆腳石。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