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還有個有意思的小插曲,這便是朝中趙普與盧多遜的黨爭。
趙普有個妹夫,名叫侯仁寶。侯大公子不喜歡做官,長期以來只任閑職,趙普拜相后,讓他分司西京,在洛陽悠哉悠哉。政治斗爭中沒有人可以遺世獨立,雖然侯爺與世無爭,但還是被盧多遜vs趙普所波及,盧多遜表奏侯仁寶知邕州。
這說不上是明升暗降了,簡直就是明降暗降。雖然侯仁寶分司西京,是沒有實權的閑職,但好歹是一線城市,地位高、工資高、待遇高,每日僅有絲竹之亂耳,卻無案牘之勞形。侯仁寶樂得其所。邕州地處遙遠的嶺南,今廣西南寧,不要以今天的南寧審視侯爺,在那個年代,嶺南是蠻荒煙瘴的不毛之地,朝廷御用生態監獄,天選流放之地。
侯爺罵著娘去了兩廣。按照慣例,地方官員每三年就要根據政績進行調動,一來是保持公務員隊伍的新鮮活力,二來也是防止地方官員樹大根深搞割據。而侯爺卻在盧多遜的特殊照顧之下,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三期九年未調動。
盧多遜一臉壞笑日啖荔枝三百顆,北挪一步你都是我哥
正當侯爺擔心自己會客死嶺南的時候,大舅哥趙普給他指了條明路交州
交州內亂,給了大宋戡亂的理由,壯志凌云的趙光義極有可能對嶺南用兵,而在此之前,一定會召集邊境邕州地方官回京,詳細詢問相關信息,而侯仁寶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回京述職,如果交州戰事順利,興許還能獲得封賞。
侯仁寶立刻上疏朝廷,說交州內亂,我們可以以一支偏師取之,“愿乘傳詣闕面奏其狀,庶得詳悉”。皇上啊,電話里說不清楚,請允許我乘高鐵進京面圣,咱當面細說。
與趙普預料的完全一樣,趙光義正需要一個了解內情的老司機打探交州地區虛實,在邊境深耕九年的侯仁寶恰巧毛遂自薦,這不是巧了嘛這不是于是趙光義“令馳驛召”,趕緊來
盧多遜不會讓侯仁寶往北挪一步的,老謀深算的他立刻上疏,說交州內亂,這是上天要讓它滅亡的節奏,我們要出其不意,所謂迅雷不及掩耳,而如果召邊境地方官比如侯仁寶進京,必然會刺激交州方面,使之有充分的時間來依山險阻抵御我軍,如此一來,我們就將錯失良機,不如這樣干脆就讓侯仁寶同志掛帥,讓他統籌全局,全權負責進攻交州工作,朝廷再調撥給他一兩萬兩湖精銳之師,長驅直入,摧枯拉朽,此乃萬全之策
趙光義認為很有道理,于是修改命令,以侯仁寶為交州路水陸轉運使,另派孫全興、陳欽祚、郝守濬、崔亮出邕州,劉澄、賈湜、王僎出廉州,水陸并進。
盧多遜實在歹毒,用了一招捧殺的陽謀,表面上是給予侯仁寶無限榮光,讓他全權負責征討交州,聽起來是風光無限的大元帥,實際上則是把千斤重擔壓在侯仁寶肩上。
眾所周知,侯仁寶原本就是一個不愿為官的逍遙公子,文不能提筆安天下、武不能上馬定乾坤,卻偏偏要挑起收復交州的重任,一旦進展不順,那么侯仁寶將負主要責任,承擔敗軍之責。何況侯仁寶此戰還需仰仗朝廷的大力支持,比如軍隊的調撥、物資的轉運,而只要朝中有人比如盧多遜稍微掣肘,即便前方形勢大好,也會因后勤補給問題功虧一簣。
總之一句話,侯仁寶這次死定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