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得意于沈家一家八口,七口人都是職工,有鐵飯碗的人物。
用富強粉做的白面饅頭那都是少見的,大多是兩摻面饅頭。
一般是玉米面加高粱面,或者是蕎麥面加棒子面,極少數是摻了富強粉的。
沈建設手里吃著的饅頭,是白面摻著棒子面做的老面饅頭。
也就是后世賣的玉米饅頭,大家伙追捧的雜糧饅頭。
沈爸爸(沈國棟):公交車司機,八大員之一,一個月54塊錢,家里的頂梁柱。
沈媽媽(方玉萍):和沈爸爸搭檔,是夫妻工,一個月也有23.5塊錢。
沈家父母今年47歲。
沈大哥(沈建中):鋼鐵廠的,一個月21.5元,今年26歲。
沈家大哥的工作是前些年,高中畢業,學校分配的工作。
那時候運氣比較好,輪到沈家老二的時候,就沒那么幸運了。
已經不分配工作,但可以考,也是沈家二姐有實力,自己考上了。
沈二姐(沈建華):供銷社售貨員,一個月18.5元,今年25歲。
沈三哥(沈建仁):軋鋼廠職工,靠著走關系,進的軋鋼廠。一個月21.35塊,今年24歲。
家里有人在供銷社,經常會有些小福利。
供銷社內部有啥消息,都可以第一時間知道。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瑕疵布料或者是別的東西,都是內部消化的。
沈家憑借著老二,布料就沒有缺少過。
沈四姐(沈建敏):汽車售票員,今年23歲,一個月18.3元。
沈五姐(沈建芳):百貨大樓售貨員,今年22歲,一個月20.5元。
沈家老六,也就是他,沈建設,今年19,高中畢業在家待業一年,無業游民。
看他們的名字就知道,沈家父母有多么的愛國。取名都想湊個整,奈何性別不對。
沈家除了沈建設以外,其他兄弟姐妹該結婚的都已經結婚了,該定親的也都定親了。
兩口子都不是文化人,取名比較隨意,沈建設這名字還是沈家大哥取得。
排行老幺,也是家中的金疙瘩,所以名字打頭。
在幾個哥哥姐姐的前面。
沈母對幾個兒女要求也并不是那么的嚴厲,每個月要求上交五塊錢工資,其他的錢可以自己安排。
沈家老大老二老三雖然結婚了,但是每個月也會給父母孝順錢。
錢不多,他們都愿意給,畢竟打小父母就特別心疼他們。
他們的對象都是有正式工作的人五塊錢對他們來說不算多。
每次自己回家,或者帶著孩子們,那都是連吃帶拿的,遠遠超過五塊錢的物值了。
他們成家以后也體會到了當家做主的難處,所以能體諒父母。
眼下家里就剩下老六了,娶媳婦找工作少不得要花錢的。
他們當初找工作娶媳婦,爸媽都出了錢,補貼了上面的,下面的弟弟,肯定也不能厚此薄鄙啊。
父母是比較偏愛老六,都可以理解。
他們做哥哥姐姐的也喜歡老六。
這時候物價不高,一毛錢的購買力也特別大,一個雞蛋也才七八分左右。
家里管你衣食住行,一個月上交工資養家,是常規操作。
很多家庭,基本上就是全部上交,沈母還是會替兒子閨女著想的。
沈家父母是比較寵愛自己的小兒子,連帶著沈家兄弟幾個是護弟狂魔。
沈家姐妹所以會心甘情愿的上交工資,還有一部分的原因,是沈母跟她們灌輸了一個思想。
他以后要是嫁出去在婆家受到了欺負,娘家的弟弟就可以過去給他們找場子。
這個時候這種想法是比較普遍,姑娘家嫁出去之后。
想在婆家不受欺負不受委屈的話,那你娘家的人那必須要有強勢的人。
這時候哥哥,弟弟作用就凸現了。
更何況沈建設還是整個胡同的混子,我打小就被寵家人,也就導致了他目中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