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也沒干什么活,這學校更是只教授給他們理論上的東西。
什么勞動課,那根本就沒有怎么上啊。
他們要是下鄉了,那壓根就吃不了這個苦。
關鍵是這地里面的活耽誤不了,這知青下鄉之后干不動活就算了。
而且還特別的拖拉,農民都是靠天吃飯的。
這一年四季下來,那都是跟天賽跑。
加上一些另外的原因吧,可想而知,這青年想要融入到當地,是有多么的困難了。
這家庭條件好一點的知青那他們是不用擔心,家里面會經常給他們匯錢,或者是寄東西。
讓他們生活不至于那么的難過。
但是你讓那些家庭貧困一般的知青怎么辦呢。
他們在家原本就不受待見,這下鄉之后吧,又吃不了苦頭,這就產生了很多問題。
長時間忍受不了辛苦的農村生活,難免就會產生和當地村民結婚的想法。
在當地,你人生地不熟的,要是有了婆家人,就能幫襯你一些。
可當選擇跟當地的人結婚之后,那就意味著你不能回城了。
你放棄了城市的戶口,就算你到時候弄到了回城的名額,再審查這方面,你也是過不去的。
這就自斷了你回城的路,很多人就選擇咬牙,一年又一年,熬到回城的時候。
沈建設雖然不怎么會干農活兒,那也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大小伙子。
在加上他現在有一個穿越的金手指。
也知道這歷史的大致的走向,要想著這個年代活下去,應該并不是難事。
他也并不是那種很卷的人。
過好自己的生活應該并不難。
下鄉的這幾年,沒必要爭沒必要搶。
過些年,將近80年的時候就可以想辦法下海去香江那一邊,利用他這超前的預知大搞特搞。
自己沒有能力,所以直接躺平就是最好的選擇。
內心也有一個包租公的夢想,可是房屋自由買賣就等92年以后了。
大環境之下,但凡有意識的,私底下就會偷偷交易了。
開放之后的房價并不貴,哪怕是三進的四合院,那也就賣個幾千塊錢。
可要想一想,這時候的錢有多難賺,平均的工資一個月就才五六十,你要存到個大幾千,那一家幾口人就得不吃不喝,那也得要個十多年。
房子可不會等著你升職加薪之類的,那是一天一個價,湊湊蹭蹭蹭的往上漲。
別說那些小說里面寫的什么大買特買,這個年代的四合院,你手里能有多少的啟動資金?
當然,只能通過他們對于市場的敏銳程度,靠自己的能力成為第一批富起來的人。
這個過程會很累。
他咸魚的性格就不適合靠自己一步一步的打拼。
思索片刻,沈建設他抬起頭看著眼前的父母。
“爸媽,哥姐,你們也不用糾結了,就讓我下鄉去吧。
除了讓我下鄉也沒有別的辦法了,我哥哥姐姐們都有自己的家庭了,我不能那么自私,為了自己呆在城里,就讓哥哥姐姐把工作讓給我。
我畢業也一年了,在城里面也挺無聊的。
我一個大男人,什么苦是吃不了的。
媽,你就到街道辦事處那邊跟蔡阿姨溝通溝通。
讓我插隊到一個相對比較輕松一點的地方。”
很多人要是有關系的話,那直接就在這四九城的郊外就直接插隊了。
隔上個四五天就可以回家看一看。
現在四姐五姐都定親了,要是把工作給了他,指不定這婚事也就毀了,成不了。
沈家父母就不得不從做出決定了。
沈建設從小就被他們養在身邊,可以說是他們家的小祖宗,真讓他下鄉?
現在找一份工作多么難,那就不說了。
可讓子女讓出工作來,是讓沈家父母最頭疼的事情。
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沈建設一說這話,沈家的人都非常的驚訝。
他們都沒想到沈建設這么一個嬌生慣養的少爺,會自己提出下鄉的這個建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