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鎮上,在鎮子的門口,沈建設就提前下車了。
蘇姜喜陪著大隊長去社里開會,商量春種的事情。
如今已經是五月份了,天氣明顯的回溫,土地也翻耕好。
今天孫隊長去社里開會,就是領生產任務去的。
每年春種秋播的時候,生產社都會給他們生產指標。
規定他們這一年得播種多少的東西,上交的糧食必須得達標。
如果不達標影響著整個大隊的糧食上交數量劃,嚴重的會影響到國家的糧食的分發。
這種事情,輪不到沈建設擔心,先去了郵局,把信件給郵寄了出去。
“你就是沈建設?”柜臺的人員看到他的信封,蹙眉。
“對,同志,我是沈建設,怎么了?是哪里不對嗎。”
“沒有哪里不對,只是你怎么現在才安來。
你知不知道你家人給你寄了多少東西,你遲遲不來我們郵局領取,都快把我們郵局堆滿了。
正好,來了,趕緊把東西領走吧,省的7丟在這,我們都沒地方走路了。
你的家人是得多擔心你啊,這一波東西接著一波東西的往我們這邊寄。
信件也是一封接著一封。
你遲遲不來,我們都不知道該怎么通知你呢。
你們住的地方那么偏遠,好在你來了,不然,我們再過一陣就給你原路退回了。”
“小馬,把沈建設家里郵寄來的包裹通通拿出來。
可算是把人給等來了,名不見經傳的。
我還以為沒有這人呢。”柜員招呼一聲,里面就走出來一個高高瘦瘦的男子。
“你就是沈建設啊,你的印信帶來了嗎。
我們郵局得有印信,或者個人證明才能簽收你們收到的包裹和匯款單。
你家里面寄來的包裹實在是太多了,如果沒有印信,我們是不能把包裹給你的。
回頭對不上,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失誤了。”
沈建設家里面寄來的東西很多,雖然都快把他們郵局堆滿了。
可他們也不能因為著急清理這些包裹,騰出位置,就不核對身份了。
“有,我帶了。”重要的東西,都隨身放著。
放在系統的的柜子里,伸手從兜里掏出來的時候,就用意識操控著系統,把印章給拿了出來。
這個年代,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專屬的印信。
如果要簽收匯款單據或掛信,都要用到這枚小小的印信。
拇指大小。
“你家里郵寄來的這些包裹,是兩個月前到的。
前些天還收到了別的包裹和匯款單,我們都給歸納到了一起,你一個人能拿的了嗎。”
“我分幾趟來拿吧,我坐村里面的拖拉機上來的。
他們就在不遠的地方,我多跑幾趟就行了。真是不好意思,給你們添麻煩了。
郵差同志,我這前兩個月,剛到你們這里,就病了,水土不服。”
“哦,原來你是這一批下來的知青啊,那我就明白了。”
聊了幾句,沈建設就來回把東西取走。
出了郵局,找了一個拐角沒人的地方,把那些東西全都收到了系統里。
“這邊還有兩張你的匯款單,兩個月,你的家人分別給你匯了兩次的錢。
一次五十,一次六十。還留言了,讓你盡快給家里回信。
他們擔心你在這里的情況。”
沈建設簽收以后,在郵局借了電話,給看看母親的單位打了個電話。
他怕自己母親著急了,這么長時間沒給家里去個信看看。
按照他媽的性子,肯定是著急上火了,沒準啊,現在就在收拾東西,立馬買票單槍匹馬的殺過來。
這一點吧,還真的是沈建設想的太多了。
他忘記了大院里面的兩姐妹,也一塊下來,跟他是一個知青點的。
在家里的日思夜想的沈母,盼望著收到自己兒子寄回來的信。
遲遲沒收到,當然是有一些著急了,怕不是自己兒子出了什么事情。
郵差到他們院的時候,都有姚家兩姑娘回來的信,可就沒他們家建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