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說孫妮妮是孫大娘的女兒,戰斗力一絕!
站在田埂上,突突突像一頂機關槍似的,半個字兒都不敢還口。
“建設哥哥,你們也打豬草去嗎。我給你帶路吧,我知道哪里的豬草又高又好!”
“我也知道,我也知道,建設哥哥,你跟我們一塊走吧。”
“行啊,你們帶路,我們跟你們走。”沈建設欣然接受,他連豬草長啥樣都不曉得呢。
還真有一些好奇!
‘牛角山山腳發現大隊小學簽到處,是否花費1經驗值進行簽到?’
走過去的時候,入耳的是陣陣朗朗的讀書聲。
抬頭看了向遠處,處于山腳的位置,有一間四面透風的黃泥巴屋,孩子們坐在其中。
一個個端坐整齊,門口大樹上,拴著一口鐵鈴鐺。
帶路的孩子,眼里都充斥著期意。
他們也想去讀書……
“他們又在讀書了……”
“毛旺,那是你們村子里面的書堂嗎。”姚春燕站在石塊上,能看到對面的書屋。
雖然書屋簡陋,但坐在里面的孩子們卻格外的認真。
“不是……那是泥哇大隊的書屋。泥哇大隊,是我們這十里八鄉最富饒的大隊。
他們大隊有三輛拖拉機呢!還養了幾十只的白花豬……”
孩子們說起這個泥洼大隊的時候,眼里是藏不住的羨慕。
“你們不能去他們的學堂上學嗎?”
在他們的印象里,鄉下的學堂都是合辦的。
每個學期繳納了學費,就能到學堂里面去讀書認字。
不過,一學期的學費也不便宜,都得花兩三塊錢。
村里人,一個月都花不了一塊錢。
這兩塊錢,對于他們來說并不是一筆小數目。
得省吃儉用才能省下來。
農村地區,很少家長能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
眼下城里停學了,可讀書識字不能斷,遲早是要恢復的。
不然,后面怎么還會有掃盲班出現呢。
“木草學堂,是泥哇大隊的學堂,不接收別大隊的孩子。
我們都不能去……”
“那咱們青山大隊沒有自己的學堂,可以去上么。
你們這都七八歲了,都沒上過學堂識過字讀過書?”
孩子們齊刷刷的搖頭,“知青哥哥姐姐,我們村也是這幾年才好一些的。
之前我們連飯都吃不飽,爹娘說,連飯都吃不飽,要上學有啥用啊。
那些文縐縐的東西,又不能填飽肚子,上學還要花老些錢了。
我們可羨慕泥哇大隊的那些孩子們了,天天都可以去學堂……”
在學堂外頭,好多孩子都踮起腳尖,往屋里面看。
沈建設眼神暗淡,伸出手摸了摸毛旺的頭,“有一天,你們也可以讀書認字的。”
“真的嗎,建設哥哥,我們爹娘說你們都是從大城市里面來的。
都是高材生,那大城市里面的孩子,他們也都讀書認字嗎。”
“是啊……”沈教授一邊走,一邊回答孩子們的問題。
在這個窮鄉僻壤的鄉村,對于這些孩子們來說,能吃飽穿暖,就是天大的恩賜了。
寒門孩子早當家,這個歲月,好多孩子都為了家里的農活奔忙,忙著填飽肚子,無心讀書識字之事。
就算想讀書,也沒有這個條件。
一塊割豬草的知青,對于剛才那一幕,觸動很深。
‘牛角山山坡發現野樹莓簽到地,是否花費1經驗值進行簽到?’
‘牛角山山坡發現野雞叢簽到地,是否花費1經驗值進行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