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中午就煮這個胡辣面片湯!讓大家伙都吃驚一下。
別老是說我們這幾個婆娘啊,不動腦子,想不出什么新鮮的做法來。
這面片湯端上去,保準他們大吃一驚!嘴里都能塞雞蛋下去。
小沈啊,今天咱后廚就全聽你的,我們這些嬸子給你打下手。
你就當個指揮官,你怎么說我們就怎么做。
你梅花嬸這搟面的手藝,沒得挑,是方圓十里八鄉搟面最好的婆子。
我負責給你削面,我不敢跟你保證別的。
但是把這面團切成薄片,這一點我還是能幫上忙的。
就你這新鮮的吃法呀,回頭都讓村里面學學。
以后咱在家,也能時不時的吃上面條,不用整天啃窩窩頭了。”冬花嬸子眉眼揚著,一臉興喜。
“老孫,你這干兒子,真的能耐呀。我們都想不出來……”
孫大娘聽到自己的這些姐妹夸自己的干兒子。
那嘴角不自覺,都咧但后腦勺去了,心里那是格外驕傲。
這些老姐妹,來的路上還跟她咬耳朵呢,說一個男知青有啥能耐。
現在看到了吧,她干兒子,就是給她爭面子!
“搟面削面這些活兒就辛苦嬸子了,我這手上的功夫,肯定沒有你們老道。
我就在旁邊給你們打打下手啥的。”
沈建設半道還出去,摘了一些地瓜葉回來,讓嬸子們有些詫異。
“這是……準備做啥?”
“只有一個胡辣面片湯,有些簡單,想著再弄個紅薯葉的窩窩頭,一人一碗面片湯,再加兩個小窩窩頭。
咱們和面的工作量就能減少一些。”
“紅薯葉做成菜饃,能好吃嗎,這玩意兒,村里人都是用來喂豬的。
過段幾天,那地里的紅薯也該熟了,這地瓜葉怕是早就老了,不能吃吧。”
“新鮮著呢,沒有老,要是嫌老,咱們就挑嫩的摘。
我之前在姥姥家吃過紅薯葉饃吃,吃的時候,用蒜辣椒鹽弄個醬汁,沾著吃,味道超級棒。
烙餅也酥脆可口,面團放點豬油和白糖,餅子出來,比吃豬肉還香。
地瓜葉本身就帶著甜,炒熟以后也好吃呢。
不過,這地瓜葉,在你們這遍地都是,肯定不太稀罕。
自家地里也有菜,我姥姥姥爺那比較窮,沒那么多菜吃。
每年種上了地瓜藤,就會扯葉子來炒菜……”
這幾個嬸子聽著這話,側頭看著旁邊蹲著摘葉子的沈建設。
她們之前都覺得這村里的知青,都是從大城市里面來的,肯定沒過過苦日子。
在城里,過的都是衣食無憂的生活,卻沒有想到沈建設也吃過地瓜葉。
地瓜葉,連他們自個兒都沒吃過,地瓜葉沒東西吃的時候才會吃的。
他們這的生活沒那么的苦,都是用來喂豬的。
“你這主意想的好,原本我們也想著在做一些窩窩頭。
光是面片湯,可不夠那些大爺們兒吃的。
你這正好說到咱心坎兒里去,成,今天咱就做一個菜饃出來,也嘗一嘗這菜饃是啥味兒。”
嬸子們圍上了圍裙,擼起袖子,準備揉面,面粉已經量好了。
揉面的工作量不小,沈建設也幫著上手一塊弄,他力氣也不小。
每個人面前都擺了一個超級大的木盆,盆里面裝的都是面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