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頭燉湯,加點野菜,馮奶奶,你們這有米面嗎?
若是沒有,我回去取一些。”
“我們平日里,都是去食堂打的飯菜。一日三餐,食堂都會給我們準備好。
米面這些,我們都沒辦法采買,只能跟食堂換一些……
只剩下一些小米,還是我胃不好,我孫女給我去換的。
要,我現在就去取?”
沈建設明白了,這會兒已經過了飯點,食堂怕是沒東西吃了。
“不要緊,我從家里帶了,我讓齊鳴去取一趟。”
像昨天遇到了突發的情況,就不可能回去。
所以沈建設也學聰明了,就準備了另外一個計劃,帶了一些吃食過來。
米面糧油,鍋碗瓢盆都準備了,裝在一個行軍袋里。
齊鳴回去取了一趟,沈建設打開行軍袋,像是變魔術一樣,保溫桶,米面糧油,都拿了出來。
“這么一只小包,能塞這么多東西!”三個人都有些吃驚。
沈建設笑而不語。
蒸了蕎麥白面饅頭,發酵過后,上鍋蒸,屋內彌漫著麥香。
一份碳烤魚,紅燒兔肉,黃燜雞,一盤白面饅頭。
做好以后,沈建設先給在宿舍的人送了過去。
再折回去牛棚,跟他們一塊吃飯。
熱氣騰騰,芬香撲鼻的肉香,聞著就讓人上頭!
白乎乎圓潤的大饅頭,帶著麥子醇香的味道,口感綿軟,一點也不噎,組織細膩柔軟,沒有加額外的糖,越咀嚼,口中越有麥糖的香甜。
混合著蕎麥粉制作出來的蕎麥饅頭,外表樸實無華,內里卻藏著讓人驚艷的口感。
剛出鍋的饅頭,彌漫著清甜的麥子香,搭配著碳烤魚的醬汁或是紅燒兔肉,一口下去,都是滿足感。
馮奶奶特別貼心的給他們沖泡了一壺的菊花茶。
這些菊花,都是在農場的野地里采摘回來的。
優雅的人,無論身處在什么樣的環境之中,都不會讓自己頹廢。
沈建設喝著菊花茶,能感受到獨屬于這一群人的信仰和魅力。
“馮奶奶,你們下來以后,覺得還能適應這邊的日子嗎?”
馮雅安看著沈建設,手里端著杯子,聞著菊花的清香,笑道,“一開始的時候,那肯定是不能適應的。
從前的生活和現在的生活,畢竟差距如此大。
但隨著心境的不同,慢慢也就適應了眼下的生活。
來到這里,楊廠長也并不會為難我們,看我們年紀大了,也盡量給我們安排把一些輕省的活計。
跟著農場里面的工人一樣,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也是另外一種不同的體驗。
所謂‘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
邦分崩離析,而謀動干戈于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馮奶奶冷不丁來了這么一段話。
起初一聽,還真有些懵,隨后也反應過來。
“人活著,就還有希望。眼下,對于我們來說,沒有什么是比活著更重要的。”馮奶奶說這話的時候,并沒有抱怨,表情恬淡平靜。
在當下,他們已經能適應這里的生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