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你的暢想提出來,落實又有一批人要遭殃。
這一次又不知道是誰,要倒霉咯。
你的想法和初衷都是好的,這一點我不否認,但是你能否至少自己落實一下?”
“鄉村脫貧、振新這一點,并不容易。
村里大多都是老少,他們能辦上忙的少之又少,就只能配合你。”
“旅游業雖然是新興產業,但你想在本地發展旅游業,難。
風景是好,可衣食住行,還有基礎軟件措施,都不滿足。
全國旅游的景點,景區只多不少,人家為什么要舍近而求遠,來咱們這旅游呢?
發展旅游業,第一條就是交通便利,村里大多還是土路。
老話說的好,先致富,就得先修路,村里要通上水泥路,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難不成,你準備大費精力把整個村子承包下來?
還沒盈利,就先倒貼家底,掏空家底都不見得能盈利…的模式。
就是冤大頭…”
方家三姐妹,基于事實,對整件事進行分析評論。
“別說我們功利啊,作為一名商人,那就是得在商言商,沒有錢賺的虧本買賣。
誰都不會做,你別一時頭疼腦熱。”
“嘿,我才說幾句,你們幾人直接啪啪一頓懟我。
至于嚒…”
“那也是我們說的有道理,這次你把我們幾個給喊過來。
不僅僅是因為想讓我們過來體驗當地的春節氛圍吧。
心里肯定是打著一些主意的,至于是什么主意…大家都心知肚明。”
“出錢可以,但出力…沒得。”
沈建設麻了,果然人不能老是騙,都有應激反應了。
警惕性忒強,不如一開始那么好使喚,好忽悠了。
他缺的是錢嚒,不是,缺的是人吶,全方位的人才。
沒有再提這事兒,帶著他們在村里轉悠起來。
打谷場上聚集了村里老少,年豬已經被抓來了。
關在籠子里頭,發出嘶吼的叫聲,一頭五六百斤的大肥豬,讓全村人看著都眼熱。
“這一晃眼就過去,十多年了,以前的日子,就像是在昨天似的。
上工,下工,吃飯,倆點一線,日子雖然過得不得勁,但至少一家人在一塊,熱鬧。
如今,總覺得差一點意思,沒有之前過年的氛圍好。”
“人都少了那么多,哪里還有以前那股勁來。
以前過年,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在這打谷場上,能把這里填滿。
轉個身就擠到人那種,你瞅瞅現在。
咱們村里還有多少年輕人,為了賺錢,都背井離鄉去了。”
“是嘞…人一少,就清凈了不少。”
“殺豬咯,殺豬分肉咯。”吆喝聲伴隨著敲鑼打鼓的動靜,人群沸騰了起來。
張向北,李向東跟著殺豬匠摁住,手底下的力氣打著了。
咔咔幾下,把豬的四肢給整骨折了,倒在地面上,就撲通著肥胖的身子。
一點殺傷力都沒有。
豬大爺倒在地上神情憤恨,殺傷力不大,侮辱性極強。
一點反抗的余地都沒有。
“你們兩個小子可以啊,能想出這一招來。
我這干了幾十年殺豬活了,都不知道殺豬還能這樣弄呢。
確實是方便,直接把豬的四肢給折了,跑都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