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這里是長城腳下的碧水小鎮,春季碧水初融,嫩柳始發,幾人在小鎮上四處閑逛,欣賞鎮上獨具特色的古典風情。
早春二月,山花次第開放,碧水小鎮古香古色的建筑與遠處田園間粉嫩嬌艷的花相映成趣,煞是動人。幾人跑到田園里嬉戲玩耍,好不熱鬧。
幾人站在湯河水邊,看著陽光照耀下的古典建筑,倒映在碧綠遠處的河面,泛起星光點點,群山上是著名的司馬臺長城,長蛇蜿蜒,盤繞在小鎮周邊。一艘烏篷船在幾人眼前劃過,杜霖拉著林清柔的衣角,嚷嚷著:“媽媽,我們去坐船好不好,霖霖沒有坐過這樣的。”
林清柔看著這艘仿江南水鄉的烏篷船,心中動了動,這樣的船她也沒有見過,看了一眼身側的宋苗。
宋苗很好奇心,她也沒有坐過這樣的船,正轉過身問林清柔的意見,想不到林清柔時也在看著她。
宋苗笑著看著她:“清柔,我們去問問船家吧,是怎么收費的。”
林清柔點點頭,拉著杜霖走下臺階去詢問船家,船家見岸上下來幾個人便撐船停在她們面前:“你們幾位要坐船?”
宋苗猛點頭:“船家,請問怎么收費呀?能玩多遠?”
“大人全價50,小孩半價25,可以帶你們游遍這邊的主要景點。”
林清柔向宋苗點頭,表示這個價格可以了,幾人上了船套上救生衣,林清柔仔細叮囑了兩個小寶貝不要亂動,兩小寶見現在是在船上,不能亂跑便乖乖端坐在兩旁的船椅上。
春風十里不如一頁江南,無數文人騷客筆下的水鄉,估計也如她們現在所望的這樣,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她們沿著這條河,靜靜坐在船上,由船家帶著她們沿途游覽兩岸風光,小橋流水、灰墻青瓦、小巷深深,秀色古北,一覽盎然春意。
她們乘船從鴛鴦湖碼頭至雁歸碼頭,幾人謝過船家,便繼續沿著小鎮的街道行走,長城腳下,小橋流水人家,青石板路的小巷拐角,藏著一間間門口布滿鮮花的小客棧,門口幾位插花的姑娘看見幾人友好的笑了笑。
她們逛到了古北水鎮水街歷史風情區,來到作坊街,她們就看見了景區著名的司馬小燒酒坊,它就藏在這座爬滿綠植的小院里,司馬小燒酒坊門口,懸掛著四個寫著“司馬小燒”的燈籠。
這幾個是繁體字,杜霖睜大著眼睛看了許久還是看不懂,之后放棄了,捏著媽媽的衣角尋求幫助:“媽媽,那幾個是什么字啊?霖霖看不懂。”
林清柔順著他的手指看向那幾個燈籠,笑了一聲:“那是繁體字,是以前的人使用的,我們現在不用了,那幾個字念作“司馬小燒”,“司馬”是人的姓氏。”
從酒坊出來,幾人來到了網友口中古鎮最美的地方,創建于光緒二十六年的永順染坊。幾人走進門,恰好看見了一位繡娘在繡花,那高超的技藝,飛針走線,行云流水,在她的針下,花草魚蟲栩栩如生。林清柔不由想到一首詩:回花側葉與人別,唯恐秋天絲線干。
幾人一直逛到了日落西山,才依依不舍地從小鎮離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