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更讓人驚奇的是,3.2億的首日票房,最終豌豆網的評分卻依舊高達8.8分。
首日的驚天票房也讓“我不是藥神”收獲了極高關注度,在圈內更是引發了一陣動蕩,之前那些落選的藝人更是后悔得跳腳,眼看著劇中一些一文不名的演員瞬間完成了一夜成名的蛻變,更是讓人眼紅不已。
當然,最尷尬的卻是一位女演員,當初她拒絕“我不是藥神”劇組的理由是,她只參演十億級別的片子,結果人家第一天就完成了十億的三分之一,眼看著三十億也不是不可能,于是這位女演員就成了圈內一大笑柄。
這也就罷了,一次路演的活動當中,梁鴻飛也說起了這個事情,當時也是當做一次笑話來說的,倒也不是故意針對,只是為了活躍現場氣氛而已,可偏偏就引得神通廣大的網絡拔出了這位女演員的真實身份。
于是這位女演員不僅成了圈內的笑柄,而且也成了網友們嘲諷的對象,甚至之后有劇組找演員演戲,演員拒絕后,都會被冠以“不要太某某”的字樣,一度成為演藝圈的慣用調侃。
當然,“我不是藥神”更多的還是引起了整個社會對于藥品、醫療行業的關注,之前許多行業內幕都被扒了出來,這不扒不知道,暴露出來的問題簡直是觸目驚心,一時間醫療行業人人自危,許多病人也開始加入了曝光的行列。
一時間政府職能部門也開始出動進行整治,醫療行業的風氣竟然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好轉。
而跟“我不是藥神”劇情息息相關的白血病腫瘤藥之類的天價藥物也成了眾矢之的,網絡上還有人造謠是因為國家關稅太高所以才導致的天價藥。
很快就有海關部門發布了通告,其實海關部門對于這類藥品征收的僅有百分之三的正常關稅,壓根就沒有額外的稅收,甚至還有一些補貼,主要還是西藥企業對于華夏出口藥物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同樣的藥品華夏的進口價格就是比日韓要高。
在陸勇案件之后也有許多白血病腫瘤藥被列入了醫保藥品,大部分都是國家來買單,個人只需要負擔百分之十左右。
不過網絡上的討論也沒有停止,比如關于程勇應不應該判刑這一話題就引起了極高的社會關注度,特別是影片里的一些細節,曹斌跟局長說這案子查不下去了,仿制藥是病人的救命藥,一旦徹底查扣,是要出大問題的。
而局長的回答卻是:“你經歷過法大于情的事情還少嗎?”
自古以來關于法大于情還是情大于法的爭論就一直沒有停止過,特別是電影最后一幕,程勇被囚車押解出法院,一路上病人們帶著口罩為他送行的畫面就無數觀眾淚流滿面。
一部分觀眾認為,程勇的情況不應該被判刑,雖然已經算是從輕判決,可那畢竟還是判他有罪啊,可就像假藥張長林所說,程勇救的病人,沒有一萬也有幾千吧?難道這些人都是該死的嗎?
而比較理智的網友則認為,程勇之前販賣假藥牟利的行為的確是觸犯了刑法,判刑絲毫不為過,為了維護法律的嚴謹必須予以懲罰,自然也不存在功過相抵的情況,就好像貪污官員,把一部分貪污所得拿出來做慈善難道就能免于處罰?
雙方的觀點都是極其尖銳的,而且是互不相讓,一度在網上引起了激烈辯論,許多法律界人士也紛紛親身下場,舉了許多案例解釋,不過都無法讓雙方滿意。
就在這一片喧鬧之中,半個月過去,“我不是藥神”的票房已經悄然突破了二十億。
當然,這里面還有一個隱情,據說是某位大領導在一次開會上,就點了“我不是藥神”的名,聲稱他看過這部電影后感觸良多,覺得醫藥部門、司法部門都應該去看一看。
據說,許多地方就出現了單位包場的情況,也直接導致了電影放映到中期,原本是應該呈現明顯下滑趨勢的票房,卻神奇的逆勢走高,當許多圈內人都摸不著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