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馮才明見這安平縣衙的人對他這個剛上任的縣令都畢恭畢敬的,就連皇上親封的“樂泉鄉君”這個暫代縣令見他一來就急著要將衙門的事跟他交接,弄得他心里七上八下的。
他不知道這些人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圈套等著他
“鄉君,馮某初來乍到,交接的事能不能緩緩”馮才明在官場上吃過太多的暗虧,以至于當了十幾年的縣令都沒法升遷,這次他留了個心眼“等我適應幾天再跟鄉君交接如何”
溫暖也知道自己太過急切了,人家馮縣令趕了大老遠的路來上任,總得給人喘息的時間“行,就聽馮大人的。”
溫暖這么好說話,馮才明反而更加心生警惕了。
這世上權力和金銀是最動人心的東西,“樂泉鄉君”這個小姑娘是真不在意安平城縣令手中的權力,還是有什么算計
馮才明主仆安頓好后并沒有閑下來,而是在城內外探訪。
等他知道安平城在是溫暖暫代安平城縣令后才從一個偏僻落后,貧困的小縣城一步步走到今天的,馮才明才驚覺自己對溫暖有著先入為主的偏見。
好在他沒有像以前一樣把什么事都顯在臉上,表露出“樂泉鄉君”的不滿。
馮才明暗暗替自己抹了把冷汗,回到縣衙后就要見溫暖卻被秦陽告知溫暖到地里收糧去了。
這兩天百姓開始收割小麥了,溫暖提前到地里跟鄉親們預收小麥,等他們把小麥曬好再直接送到糧棧來。
秦陽跟在祁文禮身邊混跡幾十年,一眼就看穿了馮才明的心思,他笑著道“馮大人,鄉君很不耐煩衙門的公務的,她一門心思做她的生意,馮大人要是能早日接手衙門的公務,想必鄉君會很高興的。”
秦陽到今天也算是看明白了,當初那小姑娘之所以會答應暫代這個縣令只不過是權宜之計,主要是為了她自己的生意。
比如修橋鋪路,比如想辦法吸引外來商人,又比如鼓勵百姓做生意、種高產糧莊稼,都是在為她的生意做鋪墊。
當然了,秦陽也不否認,小姑娘做的這些除了她自己能獲取巨大利益,百姓也是第一個受益的。
總之,小姑娘暫代安平城縣令后,可謂是名利雙收了,這時候急流勇退是對的。
聽了秦陽的話,馮才明為自己之前的小人之心感到羞愧“秦先生提醒得是,鄉君是干大事的,馮某會盡快將公事接手。”
馮才明第二天就和溫暖做了交接,這時候馮才明也看出溫暖到底有多“不靠譜”,因為除了安平城的稅收和官學的事,衙門里其他事都是由秦陽或縣丞主簿跟他做的交接。
交接完差事,馮才明忍不住對自己的隨從兼車夫馮栓道“這安平城跟我以前呆的地方還真不一樣。”
不止城內的景象不同,就連衙門的人都很特別,每個人好像都恨不得把手里那點僅有的權限給甩出去一樣。
馮栓是個聰明的“大人,百姓不都說了嗎,安平城前面兩任縣令將安平城作得不成樣子,現在安平城能如今的欣欣向榮都是樂泉鄉君的功勞,鄉君是真心為百姓的,這樣的人不會貪戀手中的權力,下面的人也就上行下效了。”
所以馮才明才會覺得壓力山大啊,他就怕自己不能為百姓做什么。
“老爺,現在安平城無論是經濟還是其他方面都很穩定,您只要做好您該做的就行了。”馮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