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三娘聽了,輕笑道:“小乙,那你就看著三妹被那喬將軍一頓好打呀。”
小乙輕笑:“扈家姐姐,誰不知道你日月雙刀,不讓須眉呀。小乙若上去了,怕不是被你二人一頓好打。”笑罷,燕青對著宋時江抱拳說道:“哥哥,你可知小乙同誰一起回來的?”
“哦?是哪位?”宋時江可記得自己安排下去的“探寶”計劃,他連忙往另一騎騎士望去。只見那人身胯白馬,手持銀槍,一身白衣,年歲不大,身材健壯,濃眉大眼,儀表出眾。陽剛,這是出現在宋時江頭腦中的第一感覺,此青年不同于燕青的聰敏俊秀,不同于花榮的溫文如玉,也不同于史進的開朗陽光,更不同于武松的奪目凜然,這氣質是一種陽剛,純正、浩然、無畏無懼。
那青年輕驅白馬,策馬于臺前燕青身畔,翻身而下,拱手行禮說道:“常山趙云趙子龍見過宋縣令。宋縣令手下將官端得不凡。”聲音清朗渾厚充滿磁性,然入得宋時江耳中卻如炸雷一般。“什么?你是何人?再說一次。”宋時江怕是聽錯,干脆匆匆走下臺,立于那白衣青年面前。臺上眾人見得如此,也都紛紛走下臺,眾兄弟于是也紛紛下馬圍將了過來。
白衣青年頗有些驚異,但仍不卑不亢的微笑拱手道:“常山趙子龍見過宋縣令。”
宋時江終于確認了,他內心澎湃,激動得伸手就要去觸摸趙云。燕青見狀,忙拱手笑道:“主公。趙子龍乃是小乙于冀州逢得,應小乙之邀前來我護衛軍做客。”燕青果然伶俐,不露聲色的提醒了宋江,又告知了來龍去脈。
宋時江一震,當即清醒,咳嗽一聲,笑著說道:“子龍,先前宋某游覽冀州時,曾聽聞常山有個少年英雄,頗為了得,有萬夫難擋之勇。今日一見,果然相貌堂堂,雄豪了得呀。哈哈哈”
趙云拱手,說道:“宋縣令謬贊了。趙云藝成未久,游俠鄉里,何來名聲。唯承宋縣令麾下燕青小乙肝膽相交,忠義待我,不勝感激。”
燕青亦說道:“公明哥哥,子龍兄弟不堪這亂世奸賊當道,污孽橫行,正欲投身軍營。他欲往北尋那北平太守公孫瓚,小乙勸他說可來我護衛軍一觀,再做定奪,我護衛軍指揮使心懷天下,仁政愛民,廣有智謀,現正招兵買馬,以待討伐董卓,他才答應小乙前來范縣的。”
宋時江感激的拍拍燕青肩膀說:“辛苦燕青兄弟了。”他對著趙云抱拳說道:“子龍將軍,見得子龍,某心狂喜,江自不量力,只盼子龍能留下與我等并肩伐戰呀。”
趙云笑笑,并不答話,只拱手表示感謝。
宋時江知道招攬英才不能急于一時,你選英才英才亦要選主,你能做的就是真心誠意盡心竭力,他自會帶著眼睛揣衡一切,時機到了自然水到渠成,就如陳宮這般。切勿焦急呀,那只會自得其反,早一些表達自己的招攬之心就夠了。
于是他不再強說,抬頭望向四方將士,振聲說道:“護衛軍的將士們,前番宋某說有兩大賀。第一賀,賀你們的雄壯威武;第二賀,賀宋某的同鄉摯友陳宮前來助我。現在,某要說,我們還有第三賀,賀有朋自遠方來,賀趙云趙子龍將軍來我護衛軍做客。宋某在這里再一次宣布,今天回營,各營休息一日,發酒水一百壇,不,兩百壇。痛飲同賀!……”
“哇嗚!……”整個演武場都瘋了,上萬將士欣喜若狂,狂呼起來,呼聲整天。宋時江綻開了笑顏,望著歡騰的將士們;陳宮吳用也俱微笑著,望著將士們;大喬卻是盯著宋江,暗嘆他的感染力。
趙云也望著歡騰的將士們,朝宋時江抱拳說道:“趙云不甚感激,得宋縣令高看,慚愧慚愧。”
宋時江大笑,左手緊緊拉住陳宮,右手亦拉住趙云,意氣風發的說道:“何來慚愧,今日就得為你二人痛飲三百杯。走,喝酒去。你們各個將官也都回營安置妥當了,俱來縣衙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