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大怒,循聲望去,見得那個橫眉冷笑的正是那后將軍、南陽太守袁術袁公路。曹操哈哈一笑,卻是細眼一瞇冷冷說道:“曹自認忠義,今召集各鎮,只為扶持王室,驅逐董賊,一心為公。若有私念,天誅地滅。做那盟主之人,必當德高名重,曹操力弱,尚有自知之明,可不敢做得那盟主。如此,諸位,我等先推舉出盟主來,諸事再來定奪如何?”
眾諸侯聽了,不禁心動,紛紛說道:“如今兵馬眾多,確實立個盟主為好。眾聽約束,方能統一。那么誰可做得那盟主?”
北海太守孔融捏須說道:“陳留曹操,首發檄文,方有諸侯聚義,可做盟主。”
曹操大笑,說道:“某可不做那盟主,若做了,豈不是受人口舌。有人剛剛都如此說了某,某可不能做。”
濟北相鮑信說道:“南陽太守袁術,袁氏嫡子,四世三公,廣有故吏,可為盟主?”
袁術大喜,朝鮑信抱拳說道:“謝允誠舉我,術必當盡心竭力。”
曹操一笑,悠悠說道:“有人說某心有私念,那他自己若做盟主,豈不是更心有私念,早有覷凱?”
“你!”袁術陰沉著臉,手指怒目曹操卻說不出話來。
曹操哈哈大笑,朝一人抱拳說道:“袁家子弟,來的不止公路一人。渤海太守袁紹袁本初,袁家長子,自小忠勇,堂堂一表,兵馬眾多,廣有勇將,可為盟主。”
那人正是渤海太守袁紹袁本初,看他身高八尺,相貌堂堂,濃眉大眼,面留長髯,身著華服,極具威儀。見到曹操推薦自己,哈哈一笑,一抖長袖,也是抱拳回禮說道:“孟德,袁某可不做這盟主。一來,你我自小交好,你推得我,別人可是不服呀;二來,在座各鎮英豪,比某合適者多多呀。”
曹操嘿嘿一笑說道:“看吧,同是袁家子孫,一人卻是如此推脫的。誰有公心誰有私念,可見一般呀。本初,這盟主非你莫屬。”
一旁喬瑁也發話了:“本初呀,身高名重者,莫若你也。此盟主非你不可。”
眾人也都再三勸說不已,袁紹只好勉強同意。眾人于是扶紹升帳而坐,兩行眾諸侯依爵位年齒分列坐定。
袁紹坐定后的第一句話就說道:“既然曹公與喬太守皆舉薦宋縣令為第十九鎮,那宋縣令不妨往后尋一坐落座。”袁紹也是聰慧之人,既然做了盟主,馬上就投桃報李了。
宋時江出列,躬身拜道:“謝盟主。”
不料,這時候卻惱了一人,他罵將起來,聲如震雷,和典韋有得一拼:“宋江一個縣令也可做得一鎮。某家哥哥亦是縣令,也當做得一鎮。”
袁紹對宋時江客氣,那是還曹操喬瑁的情。聽到這話,不禁臉色陰沉了下來,怒聲說道:“是誰在喧嘩?”
只見得兩人忙出列,前頭一人乃是北平太守公孫瓚,他抱拳說道:“盟主見諒,喧嘩之人乃是我好友平原縣令劉備麾下別部司馬張飛。”
“如此,來人,拉出去斬了。”袁紹可未曾見過什么劉備,自然不會為區區一個縣令客氣。
而末座的宋時江也馬上觀察起這些人來。公孫瓚身后那人身材不高,衣裝簡樸,容貌端正,輕易不露聲色,留三縷長須,只是那雙手特別的長,這應該就是劉備劉玄德了吧。他們二人原來所站之地后面并排站著兩個彪形漢子,左邊一個身高足有一米九,體壯腰闊,著綠袍綠帽,面紅長髯,自是關羽關老爺無疑,這時的他細長的雙眼微瞇著,好像睡著了不曾發話。旁邊那個現在是咆哮如雷了,只見他也足有一米八五高,膀大腰圓,肌肉鼓脹,豹頭環眼,燕頷虎須,正怒瞪著那雙銅鈴大眼,大聲咆哮道:“你個什么人物,敢斬爺爺?”此人一定是張飛了。
“萬萬不可呀,袁盟主,未殺敵軍,先斬己將,如此不吉呀。望盟主暫饒那張飛一命。”那公孫瓚急忙為張飛求情道,“況且劉備劉縣令雖位卑,然一則他乃宗室之親;二則斬黃巾有功。與那宋江一樣做個一鎮也是未嘗不可呀。”
“哦,劉縣令乃是宗室?”袁紹聽到劉備是皇族子孫之后倒是有點遲疑了。
劉備見得,往前一步,俯身拜道:“劉備,字玄德,乃大漢中山靖王之后。拜見各位將軍。”宋時江內心暗笑,祖宗十八代以外的皇親也是皇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