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于是乘機觀察比較起兩人來。果真兩人頗像,一樣的豹頭環眼一樣的丈八長矛,但對比下還是很好區分的。張飛年輕,約二十多歲年紀,更高更壯,眉眼更為粗狂,凌然霸氣;而林沖較年長些,約三十四五,高約一米七八,身形更瘦削些,眉眼中更帶些儒雅清秀,若細看還能看得些許積郁氣息,不過入后漢以來已是沖淡了許多。
林沖微微一笑,繼續抱拳道:“張將軍,智深兄弟本是步軍頭領,他日月鏟沉重,實不適宜馬戰。林某恰巧也使得丈八長矛,與將軍所習相同,不若你我比劃一番,以得相互借鑒,張將軍以為如何?”
張飛也是抱拳,大聲回道:“林大哥,你既是智深兄弟的結拜兄長,容某張飛也叫你一聲大哥。既然大哥也想比試一番,好極,某也剛活動開身子,正可再戰。”
“如此,請!”林沖伸手相請,緩緩舉起了手中長槍。
隨著林沖手中長槍舉起,整個營寨空地瞬間安靜了下來。魯智深快馬一鞭,驅馬來到了場外;一旁嬉笑打鬧的眾家將官也端正嚴肅了起來;宋時江劉備也不禁又互望了一眼,站直了身軀,凝望場內,然后內心暗暗為自家大將打個氣,一定要贏呀。
宋時江內心是真的擔心,他可知道在他那個時代人們一直評價三國大將武力遠遠高于水滸大將。用他們的話說,若呂布勇力為一百二十點計算的話,張飛可有一百一十八點,關羽一百一十七,趙云一百一十七,典韋一百一十六左右,而水滸豪杰呢,除盧俊義可上一百以外,其余俱在一百以下,林沖大概也就在九十七,魯智深九十六,武松九十五左右,這差距是有點大的呀。
自入得這后漢以來,幾人也或多或少的打了幾場,雖沒有生死仗,可也都大致得出個結論來了。魯智深與典韋力氣差別不大,但武藝有差距,上百回合后可見勝負;武松拳腳高于典韋,但難重傷典韋,更難擋典韋兵刃戰;趙云與董平斗了一場,雖沒明說,但勝負很明顯;今日亦見得張飛也是勝于魯智深的。哎,差距是真的存在呀,但是有后世說的那么大么,沒有,至少宋時江暫時不這么覺得。豪杰俱起于微末,成大事者方能有大數據,數據是建于功名之上的,若我梁山好漢也在這漢末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到了后世,他們的武力數據絕不止于此。對,成王敗寇,就是這樣。那么就讓我們來看看最相像的林沖張飛的比斗吧,這可形成一個直觀的比較。
宋時江深吸一口氣,目不轉睛的望向了場內。
場內兩馬相向約三十余米,雙方互望一眼,俱大喝一聲,腳下猛的一發力,胯下戰馬嘶鳴了一聲,化作一道黑芒向對方沖殺了過去。
槍借馬勢,有了十多米的沖刺,雙方的氣勢俱達到了頂峰,丈八長矛俱化作一道閃電,破風之聲奪人心魂。
如此聲勢,若刺個正著,不消說自是洞穿堅甲,身死人亡。場外凝眉緊張觀望的扈三娘不禁俏聲大叫了起來:“不要!”引得宋時江止不住看了扈三娘一眼,若有所思。
說時遲,那時快。兩人俱是槍鋒一轉一振,強行去撞開對方的槍頭。“砰”倆槍相接,發出沖天巨響。林沖虎口一震,感覺到槍尖傳過來的巨大力量,幾乎就要脫手;那邊張飛也是“哈”的一聲,表示驚訝。
兩人縱馬而過,已是做出了最初的判斷。然后急急回撥馬頭,又一次的沖將了起來。
張飛怒瞪雙目,長矛由此改為揮舞,四周氣爆聲瞬時響起,長槍如同丈八黑龍,嘶吼著吞向林沖。
那股狂暴瘋狂讓人心中自然生出‘避其鋒芒’的念頭。
林沖大吼一聲,虎須俱張,長矛狂刺。“咻咻咻”槍影鬼魅,簡單凌厲!
刺比揮長,揮比刺重。
“砰”又是一次撞擊,林沖就感覺到手中長槍如同陷入了看不見的漩渦,長槍不自禁的朝旁邊偏去,但同時張飛的長槍狂舞也亦被林沖破個無形。
“哈哈,痛快痛快。”張飛大吼道,聲音振聾發聵。手中長矛的揮舞更是達到了極速,不見槍身,只見光影,氣爆聲大振。